A5: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6期 总第5494期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6期  下一期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案例情境设计的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李联合 发布日期:2017-10-17 10:19:06

在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特点,在教学情境的选择和设计上,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


一、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培养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探究实际问题,形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一直困扰小学数学教师的问题。事实上,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会学”,而不是单纯的“学会”。
例如,在教学乘法时,可以利用以下案例设置情境。
据说印度人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十分高兴,决定要重赏西塔。西塔说:“我不要您的重赏,只要您在我的棋盘上赏一些麦子就行了。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1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2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4粒……以此类推,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几粒麦子,这有何难!”国王令人如数付给西塔。然而,国王很快就发现,即便拿出全国的粮食,也兑现不了他对西塔的承诺。
这个案例既能通过事例引入乘法的计算方式,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为今后学习乘方打下基础。


二、要加强学生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认识
小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直观性强,在设计案例情境时,要尽可能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并能从生活现象中体味数学。
例如,在教学分数问题时,可以“分柴油”作为案例情境:“一只小圆桶里面盛满了柴油。保管员王叔叔要为一台拖拉机加油,按规定一次只能加半桶柴油。王叔叔没有用任何测量器具,只是手提着小圆桶缓缓地就把柴油倒入油箱了。你知道王叔叔是用什么办法把小圆桶的油倒出一半的?”
这既是一个分数应用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分配问题。在学生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后,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并点出答案。由此,学生会认真地思考,甚至会暗下决心仔细观察生活。


三、要加强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培养
数学学习应具备逻辑思维、想象思维、空间思维及演绎推理的意识和能力。小学数学学习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数学思维方式的指导与培养。
例如,一个人去世了,留给三个儿子23匹马,要三个儿子按照“ 大儿子分1/2,二儿子分1/3,小儿子分1/8 ”来分,三个儿子怎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分,于是找来阿凡提。阿凡提牵来一匹马,很快就解决了问题。问:阿凡提是怎么分的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分配问题,要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阿凡提牵来的那匹马,这实际是一种奇特的思维方式。同时,更要让学生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是有远近之分而已,关键是我们是否想到了那条路。


四、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教育机智、教育智慧。小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如,在学习月份与星期的内容时,设计案例:“同学们,我们班张明同学说他的生日是6月31日,王小凝说他的生日是2月30日,你们认为他们说的可信吗?如果不可信,想一想,为什么?”经过这个问题的设置与讨论,学生对月份的大小及月份与星期的关系的认识,也自然水到渠成。


五、要服务于课本知识建构及获取
知识建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主要方式。例如,在教学四边形面积时,以“植物‘走路’也会抄近路”为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在课本知识的获取过程中进行自我知识建构,理解数学与实际问题应用的关系:葛藤攀树,环绕而上,就好像一条迂回曲折盘山而上的公路。如果把树皮展开,葛藤攀绕的路线正好是树干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对角线。
植物的这种选择,蕴含着数学原理,而此类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列举出很多。我们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探究各种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拓宽视野,形成知识建构。这种知识的建构过程,也是思维方式的建构过程,对数学学习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