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里,莲花被赋予了一种高贵的品格,素有“君子之花”的美誉。自古至今,莲在我国有着十分广泛的分布,它的价值也逐渐为人们所开发。莲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可食用、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其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及信仰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将莲文化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到一起,滋养学生美好的精神品质,优化小学教学。笔者从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融入莲文化。
结合莲文化背景,挖掘当地文化资源
莲文化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君子文化,并且在我国很多地方都留有与之有关的历史文化古迹。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当地的莲文化相关历史资源和古迹,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文化古迹,让学生在接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对莲文化的认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的养成,自觉将莲文化中所蕴含的正直、洁身自好等古人赋予它的品德,应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实际中。
教师还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从莲的生长历程入手,通过与其他同学合作,或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莲花的种植,并记录莲花的生长情况以及其在不同成长阶段所呈现出的形态。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记录笔记,在课堂上为学生介绍莲的品性:虽生长于最为污浊的淤泥中,茎叶却一尘不染。学生在理解莲文化时自然更加深刻。
结合莲文化背景,调动学生实践热情
为了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了解到真实的中华五千年文化,深入体会莲文化内涵,不忘前人在历史发展中所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能体会到莲文化的高雅精神内涵,又能体会到莲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和意义所在。
教师在组织以莲文化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并基于此开展符合学生实际的活动内容,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展开对莲文化的探索与学习。比如小学生都是比较喜欢画画的,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让他们进行莲叶结构的绘画,学生在绘画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对莲进行仔细观察。教师还可以深入挖掘莲文化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将莲花拟人化,以“创建文明莲花代言人”这一活动,在班级内部选取学生作为莲的代言人,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荷花,从而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规范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结合莲文化背景,注重师生互动环节
教师在为学生组织以莲文化为背景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与学生多多互动,在活动中多多了解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会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在教师的带动下领悟莲文化的内涵。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与莲有关的诗歌诵读与赏析,比如教师为学生朗读《爱莲说》,解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的含义。并在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亲身指导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诵读《爱莲说》的时候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对莲花高贵品质的理解。教师在活动中还可以与学生共同完成情景短剧的表演,比如教师以莲文化为基础,编排一场与之相关的情景短剧,带领学生共同完成表演。学生在与教师的合作中,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这样教师们在对学生进行莲文化传播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良好习惯,并将莲文化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习莲的美好品德,并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