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4期 总第5481期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4期  下一期
如何提升习作质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如东县曹埠镇曹埠小学汤晶晶 发布日期:2017-09-19 11:01:34

一、作前理清思路
1.列提纲
老舍先生曾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可见提纲对写作的重要性。
作文提纲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题目。(2)中心。这部分简要说明即可。(3)材料安排。这是提纲的主体部分,设计时务必要注意,确定全文一共分几段,每段主要写什么;依据中心,确定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在提纲中加以标明;简单标注开头、结尾、过渡等部分。
2.再完善
由于提纲是分条列出来的,内容比较简洁,因此可以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二次完善时要提醒学生:(1)思想方面。首先,内容要符合习作要求,观点正确;其次,必须是真人真事。(2)篇章结构。先看提纲是不是围绕中心在安排材料;再看分段是不是合理,重点是否突出。
二、作后加强修改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这就告诉我们,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作文的活动中,作文教学才能焕发出活力。
1.示范修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采取的做法是:课前,通读所有习作,筛选出具有典型性的优劣例文各一篇。课上,我先带领学生重温习作要求,接着共读例文并加以比照,发现作文的“亮点”和“修改点”。
教师可多一些下水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再让学生多次实践以养成自觉修改的好习惯。
2.自主修改
关于作文自改,我的要求是:第一遍默读,订正错别字、错误标点。第二遍轻声读,及时改换不恰当的词语。第三遍大声读,修改那些不够完整、贴切的句子。
学生自改时,我常常留心他们的表情。发现有的学生一脸茫然,我就增加个别辅导的次数。学生按照这些步骤和要求自行修改,长期坚持即成习惯,无需教师再督促。
3.相互修改
学生看自己的作文往往会形成思维定势,发现不了毛病,而对别人的习作,则会充满好奇心,产生浓厚的修改兴趣。因此,可在自主修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互改。
我以小组的形式组织互改,具体形式有:(1)组内优劣互动。把优等文给后进生改,让后进生有榜样可学,知道自己的不足与差距;把劣等文给优等生改,让优等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2)组内多向互改。一人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人聆听,并分别发表修改建议。要求说清作文哪里需要修改,为什么要这么修改,并征求作者的意见。(3)组间多边合作。本组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向其他小组求取“真经”;评改水平较高的小组成员可以到其他组指点迷津。
当然,学生还可以把习作带回家读给家人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作进一步的升华。
在互动评改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小组,通过课堂观察、参与评议和抽查作文等方式,及时了解各组的情况,确保小组互评互改扎实有效。
4.教师推进
作文教学中,教师进一步的精批精讲也是不可缺少的。
精批宜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则,减少代笔,多些启发性的批注。对后进生增加“面批”的次数,一是严,逐词逐句,有错必纠;二是爱,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更多的表扬,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的自信。
精讲则以评“优生作文”为主。在文章的立意、写法等方面要提高要求,使优生的习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此外,在班级设立“作文园地”,开展作文竞赛、选编佳作等,也能鼓舞优生不断提高作文质量。
提升习作质量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多思考多实践,相信习作教学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