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4期 总第5481期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4期  下一期
如何备好科学课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潘利峰 发布日期:2017-09-19 11:00:56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师的备课质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教师如何备好一堂科学课?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总结,笔者认为,备好一堂科学课,可以从以下五个步骤入手。
一、深入分析教材,确定科学概念
备课时,教师首先应该思考,一节课需要帮助学生建构哪些方面的科学概念。教师只有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确定和把握了本节课的科学概念,才能引发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其他考虑。
案例:在对“研究磁铁”一课进行备课时,笔者发现,教材上的图片有的是在一根蹄形磁铁的两极上吸附着许多回形针,有的是把一根条形磁铁用线悬挂着吊在半空,有的是把一些圆形磁铁串在一根吸管上彼此分离……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本课主要通过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磁铁有磁性、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科学概念。到这里,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逐渐清晰起来。有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无疑就有了灵魂。
二、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资源
教师必须围绕科学概念选择教学资源,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思考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技能。这一步,教师要明确课上要做什么事,会用到哪些材料。
案例:确定了“研究磁铁”一课的教学目标,笔者紧接着思考应该设计什么活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这些科学概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笔者设计了几个探究活动,一是让学生想办法从装有水的杯子中不接触水取出回形针,二是研究用磁铁哪部分吸比较容易,三是利用泡沫和磁铁制作指南针。
三、思考活动关系,确定重点难点
一堂课中需要建构的科学概念有时不止一个,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应该把握住重点和难点,突出主次。
案例:在“研究磁铁”一课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是让学生研究磁铁具有磁性。对此,笔者认为不如把磁性的强弱作为主要探究内容,让学生重点研究,把磁铁“具有磁性能吸铁”这一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特点以讨论的形式简单带出。这样不但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使教师对教学过程更容易把握,教学内容轻重分明。
四、优化活动流程,考虑具体细节
设计好教学活动以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流程进行优化:一开始的活动安排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探究内容,关联后续的探究内容;后续的探究活动之间应尽量体现逻辑性,环环相扣,让学生深入其中,欲罢不能。
案例:在备课“研究磁铁”时,刚开始笔者决定先放手让学生玩各种各样的磁铁,然后进行交流,把探究的过程和结论都寄希望于学生。但是笔者发现,学生自我探索能力和自控能力并不理想,容易转移注意力。经过仔细推敲和琢磨,笔者一开始便出示了一杯水,水中有一些回形针,让学生想办法不接触到水,取出杯底的回形针。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经过一番探索,学生在多次失败中摸索出了用磁铁隔着杯壁吸出回形针的技巧。
五、考虑课堂生成,做好有效应对
备课时,教师应该对自己教案中的每一个提问、每一个活动安排等进行反复梳理和咀嚼,预想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事先考虑好处理结果,使课堂教学可以灵活多变。
案例:在“研究磁铁”的课堂上,一个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小心把一块条形磁铁给打碎了,为此,笔者狠狠地批评了他。事后,笔者反思了一下,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性材料,如能巧妙利用,能更加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以上备课的五个步骤是笔者经过实践反思,总结归纳出的一些想法。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和优化提升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只有不断摸索和学习,才能在备课过程中体会到教学设计创造的快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