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E教江苏·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4期 总第5481期 2017年09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4期  下一期
做站在学生背后的教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宿迁市实验小学王慧慧 发布日期:2017-09-19 10:46:58

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应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进行美丽的转身,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对语言的输出,时刻将学生的语言发展放在首位,努力达到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本文从关注学生学习起点、学生能力增长点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点出发,来探寻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奥秘。
一、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
要想让学习真正发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以生为主,充分了解学情,做到对学生真正尊重。
首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成为课堂学习发生的坚实基础,让学生真正轻松和高效地进入课堂学习。
其次,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教师在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既要关注他们知识掌握的起点,也要关注他们阅读方法、写作能力、情感体悟等方面的起点。
最后,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进行转化,只有根据学生思维发展展开学习活动,才能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每个学生轻松行走在语文学习之路。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关注学生能力的增长点
学生学语文的目标是“运用”,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力的增长点,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基础知识牢固基础上,培养语文能力,学会运用,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1.基础知识巧掌握
所谓的基础知识,犹如盖房子打的地基一样,基础知识越牢固,房子才能越盖越高、越盖越牢。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笔者就基础知识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字词教学展开交流。
低年级的字词教学注重细致和反复,每一个生字的书写要点教师都要讲解并示范到位,每一个词语在一节课上要与学生反复见面,加深印象。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能否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自学字词的能力,而完全放手呢?笔者认为,越是在中高年级的阅读课堂上,字词教学越是不能轻易放手。对于容易理解读错、写错、理解错的字词,任何年级都不能轻易忽视,要巧用办法让学生进行识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之处。
2.学习方法重指导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指示,中高年段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关键不在于对方法、概念以及步骤的理解,而在于对方法的实际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让学生成为会学、善学的人。
检验一节语文课的效率,主要标准是看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有何提高。让学生获得学语文的方法,并且能将此方法在其他的语文学习中进行运用,才是语文课真正的价值所在。
3.表达训练应扎实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教师的阅读教学除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外,还承担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任务。这对我们语文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发展学生语言的强烈意识,又要在课堂教学中对语言表达的训练点选择加强时效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表达训练达成一定高度,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
三、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教师应当努力实现价值本位的转移,去关注学生年段特点,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努力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放手让学生亲自去获取知识,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
究其根本,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奥秘就在于以生为本,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嘴巴表达,用心灵体悟……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习才会真正地发生!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