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3期 总第5473期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3期  下一期
借物喻人之妙用
来源: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 作者:蔡涵钰 发布日期:2017-09-08 11:09:13


“借物喻人”“象征手法”……这些专业的文学术语对小学生来说,过于高深和陌生,但已经出现在小学课本中。其目的在于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些写作方法,透过“物”了解“神”,明白作者运用这种方法的匠心。只有学生读懂这类文章,并且能将这种方法迁移到日常阅读和写作中,才是真正落实了“语用”的课标要求。下面,笔者结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确立教学目标,明确育人价值
面对这篇“借物喻人”的文本,为了贴近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笔者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复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找出运用“借物喻人”“对比”等写作方法之处。
2.通过“读出物的特点,找到人的特点”的方法,以“对比”手法作为辅助线,完成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
3.感悟百合的“坚强执着”,培养学生坚强执着的品质。
文本是最好的例子,也是学生“对话交流”的对象,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总是与文本紧密相连的。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要紧紧贴合这二者的关系。正如萨特所言,“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让学生整堂课都围绕在目标教学之中,去积极主动地发现、创造、建构!
二、深入文本语言,体会表达策略
比较是学生深度感悟文本内容的有效策略,能够更直接有效地揣摩和感知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愉悦而又有价值的语文学习生活,肯定不能机械、僵硬、冷冰冰,不能强牵和灌输,而要慢慢“浸染”。
1.课件出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思考: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借物喻人)
2.作者借樟树来比喻宋庆龄的高贵品质。那么除了用借物喻人,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樟树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再看看课文的第五小节,找一找,说一说。(对比)
3.小结:这篇文章就是想赞美宋庆龄的高尚情操,但是却借用樟树来比喻,还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反衬。其实很多文章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出示:描写蜜蜂的,描写小草的,描写青松的。 
4.总结方法:我们不仅要读懂文章中事物的特点,还要联想到具有相同品质的那些人。
因此,笔者采用对比关照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对比”“借物喻人”这两种写作方法的精妙。学生对方法的提炼正是“浸染”的路径和角度,才是切合每个学生成长的学习生活方式。
三、运用课文方法,迁移阅读运用
每位学生拿出练习纸,阅读《心田上的百合花》。边读边思考:这是一株怎样的百合?
生:内心坚强的百合。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杂草和蜂蝶都讥笑它,它依然坚强地要开花。
师:明明是写百合,为什么要写蜂蝶杂草呢?
生:对比手法。
师:面对恶毒的讥讽,面对不屑的嘲笑,面对善意的劝说,百合坚定地对自己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
生:执着追求的百合,它长在偏远的山谷和断崖边,依然不自弃,顽强地要开花。
师:百合有坚定信念,并且能为了目标,努力奋斗!你想到了哪些人呢?可以是书中的,也可以是电视上看到的,还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
我们要从具体的段落中,抓住关键语句,找出对比反衬,还要再联想到生活中的人,真正读懂借物喻人的文章。
教师不仅要发掘文本中的内容元素,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言语形式和作者的写作策略,让学生在模仿实践中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从《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课,到“借物喻人”这一类课文,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新文本时有章可循,真正落实“授之以渔”。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