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3期 总第5473期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3期  下一期
让后进生课外阅读的果实更饱满
来源:如皋市吴窑镇江中小学 作者:陈锦凤 发布日期:2017-09-08 11:01:57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然而,通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家长放任自流,教师干预不当,学生疲于应付,课外阅读“假大空”现象仍很严重。针对现状,教师有责任真正走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因材施教地做出有效的指导,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一、扎稳脚步,上好第一节阅读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读懂一篇文章,先在读上下功夫。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新学期语文课第一篇课文要求初读课文时,我总习惯站在学得较慢的学生身旁,要求他放声朗读,让我听见。读完一节,停一停,想一想读懂了什么,再带着问题继续边读边想。慢读也是一种本领,在稍作停顿后,我会让他继续读完剩下的部分。经过这番“细嚼慢咽”、耐心地“炖煮”,再讨论起阅读中要解决的问题,可谓迎刃而解了。我叮嘱他们,课外阅读也这样,慢点,只要读懂,就是好样的。
有专家指出:“教育是慢的艺术。”按照第一节阅读课定下的基调,后期要不断地督促训练。学生阅读有耐心了,也细心多了。同时,阅读不再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了。各人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有了各自的收获,这就算达到了阅读的目的。
二、循序渐进,读好每一本必读书
罗曼·罗兰曾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要求学生读的必读书,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这样指导学生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每天在校的读书时间,我总是和学生坐在一起,捧起同样的一本书,神情专注地去读,用笔在书上圈圈画画。我的读书日记总是在学生中间传阅,没有半点保留。我也会不失时机地查阅阅读较差的学生的读书笔记,看看他们在书上的圈画,读读他们的摘抄,问问他们问题。这些其实就是学生阅读取得的收获,是学生付出努力的结晶。因此,教师要调整心态、降低身份,用欣赏的视角、孩子的视角,平等地交流阅读收获。多挖亮点少挑刺,成为学生阅读的同伴和知音。
三、充分展示,抓好每一次激励机会
教师给予学生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稳定提高。在培养阅读兴趣阶段,我总是有意走到阅读能力相对滞后的学生身边,让他推荐书目给我看,他们每次都表现得兴趣盎然。同时我会用手机抓拍他们专注阅读的照片,发到班级群里,放大阅读的美感。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保持这种兴趣,同时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我们采用交流展示的方法,比如“一人一条新闻”“一人一个故事”“一人一篇演讲”等,让学生将课外阅读中所知的大事要闻、民情风俗、奇事怪物、自然风光等说出来。
在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查时,我们开展读书笔记、优美片断摘记汇展等书面作品征集评比和“新闻发布会”“故事演讲”等口头作品比赛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分别为学生颁发不同等次的证书和奖品。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在阅读中,教师要站好自己的岗位,亲力亲为,与学生同舟共济,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途径。我坚信,在秋收时,阅读的果实必将更饱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