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30期 总第5423期 2017年05月2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30期  下一期
“探索”让课堂自主发生———微谈《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
来源:涟水县河网中心小学杭二兵涟水县实验小学 作者:沈月红 发布日期:2017-05-23 14:26:25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描述的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课文以“游春”为线索,主要写了“赏景、论水、言志”这三方面内容,展现了孔子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的教学过程,以及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反映了孔子思想的广博和深刻,教育的智慧和艺术。课文情深而意远,令人回味,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们明白,做人应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基于以上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的理念,在教学建构中,笔者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分为两大板块,即“论水”“言志”。围绕这两大板块,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于无声中诱导学生感受孔子论水的深刻含义,并体会到浓浓的师生情谊。
当然,孔子的课堂,受益的不仅仅是他的弟子,更给我们为人师者以启发。孔子无一字说教,无一点要求,却让他的学生心生敬佩,心向往其所期盼之处,师生和谐共处。这不就是我们所向往和期盼的课堂吗!孔子做到了让学习真正发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不就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吗?品读如诗的课堂,如何在课堂中让学习真正发生,还必须借助孔子的智慧。
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该课时教学设计中的微小做法,与大家分享探究。
以子为样,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孔子沉思,弟子发问,然后孔子才有所言。孔子喻水为真君子,让弟子有所启发,接着让弟子各言其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求阅读教学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无论是在“论水”还是“言志”的教学中,笔者力求创设情境,在教学设计中,给予学生充分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自主学习品悟水的品性,到理解感悟后续写水的其他品性,鼓励学生与文本、与孔子、与自我心灵展开对话,让课堂活起来,让历史在学生的心灵中活起来。这样从悟到写,将学生对真君子品性的思考和认识引向深入。
在“言志”教学中,笔者更加注重学生内心的主观感受,让他们自己去评价与感受颜回和子路的品格,去咀嚼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志向,然后再自我言志。
整个教学过程在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对话的过程中完成,让学生获得了快乐的课堂体验、颇丰的学习收获,充分体现了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以及他所倡导的“中和”之美。
以水为介,引导学生多重探索合作
第八节“论水”语段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该语段尽量体现人文教育的功能,笔者紧扣“水”字,以水为媒介,设计了“自主探水”“合作论水”“诵读写水”三个环节。
“自主探水”环节,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静心默读,深入思考。充分自学后,学生先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让接下来的集体交流更添精彩。“合作论水”环节,尽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深入去感悟水的真君子风范。品悟“有德行”,坚持正面去感受水的无私奉献;感受“有情义”,抓住水形状的不确定;体会“有志向”,重在抓住关键字词,指导朗读;感知“善施教化”,通过引导学生说出相关事例,来深化君子形象。“诵读写水”环节中,诵读为学生的写作做了铺垫,启发学生先写看到的水的形态,再写联想到的水的品性。
教学是学生体验、探究和感悟的过程。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学生“自主探水”阅读,小组讨论学习,并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感知水的品性,通过反复地朗读、抓关键词、背古诗句等多种形式,去感悟孔子论水的深刻含义。就这样,从自主探索到小组讨论再到全班集体交流,通过合作学习,以水的四种品性为学习的支点,以朗读、对话的形式进行咬文嚼字,激发学生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笔者努力创设情境,让君子的形象丰满起来,鼓励学生把对水品性的理解与同伴分享,激发学生对水的品性的个性化解读。通过读写结合,拓展水的其他品性,进一步深化水与孔子的真君子形象,从而悟出水是真君子的内涵。通过激疑、点拨,鼓励学生与老师、与同学、与文本、与孔子之间展开对话,建立愉快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相互提升,让课堂真正地自主发生!
以情为线,激发学生深层探索“孔学”
在“言志”学习中,笔者着力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孔子与弟子畅谈志向,弄琴唱和,手舞足蹈,情浓至极,浓浓的师生情谊让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这样生动的一课,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取向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设计中,笔者通过“读志向—品志向—说志向”层层深入,着力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感悟到春意更浓的内涵,在读书体验中得到了心灵的滋养。
与此同时,笔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孔子形象的感悟,进一步从总体上感悟孔子的师者形象,并通过品读名言,感受孔子伟大的思想、圣人的智慧、圣洁的形象。最后,以孔子伟大思想的巨大影响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启发他们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首要任务,课后多阅读孔子的相关书籍;激励学生课后对“孔学”作深层次探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探索得以充分具体的落实,才能推动学生学习的课外延伸探索,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真正自主发生。只有真正关注教学的生长,即学生的生长、教师的生长和课堂的生长,才能让教学真正发生,让我们的教学成为学生人生路上最亮丽的风景。它不是过往,而是生命的生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