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7期 总第5400期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7期  下一期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基于《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案例分析
来源: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作者:孔小波 发布日期:2017-04-12 09:51:12

    提问是一种推进教学的重要手段。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必然离不开高质量的问题设计。问题设计的有效性、难度、数量以及问题之间的关联性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作答。一般认为,问题可以分为延伸封闭性问题和延伸开放性问题、新的封闭性问题和新的开放性问题四种。下面笔者从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教学片段具体探讨提问的技巧。
    笔者把上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作答情况做成了如下表格。
    观察下表可以看出,教师一共提出了六个问题。就问题的难度而言,有大有小。前四个问题难度较小,第五个问题难度最大,第六个问题难度最小,呈“小—大—小”的趋势。这样的难度安排,既不会因为难度过大而导致学生无法作答,也不会因为难度过小而没有意义。就问题的数量而言,教师围绕看客形象和看客围观原因两个方面共提出了六个问题,前四个问题聚焦在看客形象上,后两个问题聚焦在围观原因上。就提问的方式而言,教师较多地使用了“追问”方式,后一个“问”紧接着前一个“问”,“问”与“问”之间环环相扣,启迪学生深入思考。就问题类型而言,有两个封闭性问题,四个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难度较小,相对来说,学生容易作答;开放性问题难度较大,具有发散性和不确定性,易于学生多元思考。
    在这六个问题中,有看客形象的分析,有语言文字的品味,有围观原因的思考,还有情意上的肯定。通过教师提问、师生对话,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看客的形象和特征,探究围观的原因,为进一步反思人性奠定基础。
    由此看来,课堂提问数量上应该适量,不要因为问题过多而显得零碎,消解了“主问题”。问题的难度要有大有小,容易的问题为较难的问题作铺垫。问题的类型要注意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提问方式上,可以多“追问”,激发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掌握良好的提问策略,有效地改善课堂教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