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7期 总第5400期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7期  下一期
如何打造“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东台市头灶镇小学 作者:许林 发布日期:2017-04-12 09:48:5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本文结合个人多年教学实践,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作为数学教师,要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努力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实践证明,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这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主线,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亲切感和熟悉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导入生活实例的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的身体充满了神秘,存在许多生动有趣的比例关系。比如将手握拳,翻滚一周所围成的长度和脚底的长度比,与双臂平伸的长度和身高的比,大约都是1∶1的关系,而脚底长和身高比大约为1∶7。这些比例不仅有趣,而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假如你是一名人民警察,如果掌握了身体的比例关系,那么在破案的时候,只要凭借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就能大概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为破案省去不少麻烦。”学生们听到这些,对比例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时,教师再趁热打铁导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迅速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自主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
    由此可见,数学学习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只有以学生熟悉的场景作背景创设教学情境,才能体现数学的实际价值,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潜能,提高综合能力
    潜意识力量是意识力量的三万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潜意识的开发,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一课时,教师应注重学生潜能的激发,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交流思想、总结知识,促进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发展。
    首先,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剪20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让学生思考用6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图形的长、宽以及周长分别是多少。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用12个、18个、20个小正方形,讨论可以拼出几种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和周长分别是多少。最后,将讨论探究的结果记录下来,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得出结论:正方形数量一定,所拼成的长方形长宽之比越接近1,那么长方形的周长越短;所拼成的长方形长宽之比越不接近1,那么周长越长。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优势。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时候,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各出奇招,有的学生是通过数小正方形边数,还有的学生是计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再分别相加,更有的学生是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长加宽再乘以2)。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交流互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设计操作练习,讲求学习效率
    动手能力是衡量小学低年级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标。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发展与动手操作能力的联系。如果只靠教师的简单讲授,学生只知道用眼看、用耳听,学习效果不佳。
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积极动手测量和拼接,在做游戏时感知数学知识,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具体。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对他们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个人观点,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算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