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7期 总第5400期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7期  下一期
英语儿歌点亮课堂教学
来源:靖江市虹桥小学 作者:范艳萍 发布日期:2017-04-12 09:46:47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具有相当复杂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我们要从小学生抓起。这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其中,将英语儿歌融入课堂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本文将以“利用英语儿歌点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人的好奇心都是与生俱来的,是其对相关技能学习产生兴趣的关键。所以,通过英语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是培养和提高他们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一步。对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利用英语儿歌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通过让学生感受英语儿歌的魅力,并加以适当引导,来激发学生对英语儿歌的兴趣,让学生在儿歌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比如“That I really don't want to do.”通过歌词学生将进一步掌握英语词汇和单词的运用,并且对英语句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下面我简单介绍几个教学的技巧,解析如何利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在英语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英语儿歌。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英语儿歌,在课堂中演唱。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儿歌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顺其自然地进行相关英语儿歌的教学,让学生在英语儿歌的学习中,不断扩大对英语词汇的积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英语儿歌的学习兴趣转变为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英语儿歌的来源,让学生们了解到优秀的英语儿歌都是通过丰富的英语知识演变而来的,要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英语儿歌,必须掌握丰富的英语知识。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完成学生对英语儿歌和英语知识学习兴趣的转变。通过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融入英语儿歌,来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只依靠在课堂上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足够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足够的动力进行英语学习。如在学习译林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我和学生一起演唱《Where is the Bird?》这首儿歌,让学生在歌词中熟悉句型。
    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呢?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布置作业的形式,作业的内容不是单纯的单词背诵默写,而是欣赏一定量的英语儿歌。在学习译林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After School》时,我先和学生一起演唱《Days of the Week》,让学生在儿歌中学习一周的英语单词。这只是前期的英语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改变。随着作业量的增加,学生不但不会反感,反而会增加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英语学习心浮气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著名的英语儿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掌握的英语知识只是九牛一毛,通过这种方式来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
   引导学生不断学习
    英语儿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词汇的积累、相关英语句式的了解、英语语法的学习等。当学生对相关的英语儿歌不理解的时候,通过教师的讲解,就会知道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比如,这样的一句歌词:“TV sets are funny. I think there's something wrong.”学生们可能会不了解“funny”的意思,进而不能理解整句歌词的意思。这样学生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英语词汇量掌握得不足,加强自己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可通过相关的英语歌词引导学生不断学习。
    英语儿歌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上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防止学生出现对英语产生厌倦的心理。英语儿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地利用英语儿歌,点亮小学英语课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