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教育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7期 总第5400期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7期  下一期
爱跳舞的老师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作者:倪闱闱 发布日期:2017-04-12 09:29:41

    第一次对舞蹈产生兴趣是在十岁,那年陪着妈妈一起看电视剧《汉宫飞燕》,看着明眸皓齿的女主角翩翩起舞,举手投足之间倾国倾城,我不禁心生向往。于是,妈妈把我送进了少年宫,开始了我的民族舞学习之旅。
    第一堂课我就哭着回来了。老师让我们先压腿,然后练习劈叉、下腰、一字马等基本功。班上许多人都可以轻易做好这些动作,不可以的寥寥无几,而我就是其中之一。老师说我错过了学习舞蹈的最佳年龄,骨头又太硬,不太适合学习舞蹈。妈妈问我要不要考虑改学别的,我想着聚光灯下蹁跹的舞姿,咬牙拒绝:“不,我要学!”
    于是每天早晨六点,一个小姑娘便会迎着朝阳在院子里练习压腿、前踢腿、后踢腿……一练就是两个小时,一练就是六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下腰,踢腿,前、后侧空翻……这些以前看起来我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动作,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能轻易而优美地完成。
    练习舞蹈不仅让我身体挺拔灵活,动作自然协调,而且更加自信大方。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元旦文艺演出、县里的汇报表演,舞台上都有我的身影。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告诉我: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后来成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发现,舞蹈这种身体语言,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于是,我总喜欢让他们在朗读对话时配上合适的动作;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尝试把文章改为舞蹈剧;更会即兴让他们把古诗词用肢体语言展示;等等。没想到这些实践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兴趣盎然,大胆创编,即使动作还有几分笨拙,但仍然是那么憨态可掬。就这样,我的课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课,也因此被推荐到市里去参赛,并获得了市一等奖的好成绩。专家们给我的评价是:“教师教态优美大方,教学设计新颖灵活,敢于把舞蹈表演带进课堂,学生乐学爱学,课堂轻松灵动。”我还把舞蹈与诵读相结合,排练的节目《春之韵》画面唯美,获得了市经典诵读特等奖的好成绩。学校一旦有大型的节目展演,我一定会被抓去参加排练。这不是对我学习舞蹈的最大肯定吗?
作为一名喜爱舞蹈的语文老师,我的言行总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的学生。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班孩子表演的舞蹈、音乐剧等,总是学校汇演中赢得掌声最多的节目;为了更好地积累成语,我让班里的孩子自创了一套以数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操”,并在全校得到推广;我们经常以舞会友,我教孩子们民族舞,他们教我街舞、拉丁舞、爵士舞,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我很享受。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舞蹈陪伴我一路成长,让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