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6期 总第5394期 2017年03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6期  下一期
创语言情境寻理想课堂
来源:海门市实验小学 作者:姚誉华 发布日期:2017-04-01 14:45:32

    “新教育”认为,理想课堂有三重境界:教学活动基本框架的完整实施与呈现;展现知识理解抵达的深度与魅力;教学主体与主体、主体与客体间的对话及生命的共融。2016年10月,我有幸在全国新教育实验开放周活动中执教研讨课,由此展开了一段难忘的磨课历程,让我真正体验到追寻理想课堂三重境界的魅力与精彩。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译林新版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5 Signs (Story Time)》,本课所要教授的内容以各种标志为学习载体,标志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故此课的话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
由此,我创设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情境为突破口,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主动投入到课堂中;同时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引领学生在关注标志、讨论标志、辨识标志的过程中掌握单词、习得句型、理解语法。
    第一次教学
    【课堂扫描】课一开始,和学生玩“Say Yeah or No”的游戏。一来为学习热热身,二来考查学生对标志的熟识度。随后呈现课文中出现的四个标志■■,教授学生重点句型:What does it mean? It means... 并用这一句型和学生讨论这些标志的意义,在学生理解意义后,再明确标志的名称。
    进入课文后,让学生观看动画,勾选出文中提到的标志,再让学生回忆标志出现的顺序,并将黑板上的标志按顺序排列。通过问题“Where do they see the signs? ”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教授新单词shopping centre, restaurant。随后,我还设计了Read and Judge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细节。在After-reading环节,设计了两个小组活动,先让学生表演课文对话,再利用生活中的场景创编对话。
    【课后反思】课一开始的游戏虽然看起来热闹,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语言输出的量太少。在文本前将句型和标志名称都处理掉再进入课文,学生的学习脱离了文本,变成了单纯的词句操练。因此,在课的一开始,就应该创设关于标志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去。
    第二次教学
    重构一:再创情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蓝本。
    将一组照片展现于课堂,并和孩子们讨论我们经常会在欧尚超市做些什么,在此实际生活情境中,教授新单词restaurant。再和学生总结,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吃饭、购物、看电影等,因为欧尚超市是一个购物中心,教授 shopping centre。如此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充满兴趣和喜悦,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习得了新单词的含义。
    重构二:雕琢框架,搭建学生学习的平台。
    首先,在课文的第一个场景中,教授重点句型,并就第一个场景中的标志“Wet Floor”进行问答,引导学生说出标志的含义,学生对标志的理解会有多种答案,如:It means the floor is wet. It means you can't run. It means you should be careful. 再跟录音读第一段课文,理解be careful, 提问学生:What does "be careful" mean? 让学生在对话中进一步理解重点句型。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试着编对话。学生在思考、合作的过程中,运用到本课的重点句型,也运用到曾经学过的句型。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主地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接下来,把Mike说的句子展示给学生:“You can't take the juice into the shop.”让学生思考:What can't we take into the shop? 学生边思考书店这一公共场所的规则,边用词组take...into... 进行表达。紧接着让学生猜一猜,Tim会怎么回答。通过Tim的回答总结出文章的主线:Tim一开始不认识标志,通过观察和学习,他学会了标志,让我们也来学会更多的标志吧!
最后,让学生去听一听,并回答问题,再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Tim,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也同Tim一样,纷纷说道:“You can't smoke here.”“You shouldn't smoke. It's bad for all of us.”
    反思与启示
    只有凭借真实自然的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投入到语言的学习中去,并积极地参与其中。
    最后一次试教优化了情境,使情境具有整体性并与课文情境无缝衔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新知的拓展和运用,也融入了旧知的操练,促进了学生深层次地思考和创新,优化的情境把想象的翅膀赋予了学生,他们将蕴含在生活情境中的知识加以运用,最终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深刻共鸣。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