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微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6期 总第5394期 2017年03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6期  下一期
在激情引思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为例
来源:东台市时堰小学 作者:李铁锁 发布日期:2017-04-01 14:38:34

    在素质教育的持续推动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教师紧扣新课标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笔者将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为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借助激情引思,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现状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他们的思维发展也存在一定区别,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这三个层次。
    优等生 该层次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普遍较高,能够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具体表现为:反应迅速、灵活,但是独创性思维不足,形象思维能力表现也呈弱势。
    中等生 该层次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均处于中等发展水平,能够将简单的数学材料问题进行借鉴和分析,但推理和想象能力一般,对难度较高的问题,缺乏思维上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后进生 由于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偏差,该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能力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制约了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发展。
    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与要求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想要开展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工作,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才能对症下药。人的思维展比感觉、知觉等方面能力的发展要晚一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从皮亚杰的思维发展四大阶段来看,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在该阶段的重要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首先,具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虽然对抽象的数学运算感到吃力,但是一旦将抽象运算转变为直观教具的形式,学生就能很快领悟。其次,学生对各种概念的形成逐步稳定,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有了发展,他们能够通过推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计算,思维基本过程也趋于完善,能够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较高水平的分析和综合,能通过已知条件对隐蔽、内容复杂的应用题进行解答,对三维空间图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小学生的思维内容较为浅显,缺乏灵活性,这种情况表现在找规律的类型中,他们对变化性较强的内容往往难以发现其中蕴藏的规律。
    2.小学生思维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教师应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积极构建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主动去认识、关心、了解学生的想法,切实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从而提高思维发展的效率和效果。
    教师还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把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改变衡量学生的尺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实现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在激情引思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1.情境教学,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知识理解要比理解实际情境难得多,因此,在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中,要积极开展情境教学,通过情境来缩小现实与学习、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差距,通过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从而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单位换算时,可以这样设置情境:明明同学要经过一座桥才能顺利回家,但是桥上有一个问题,难住了明明,眼看天就要黑了,请大家帮助明明尽快回家。桥上的问题是在1、10、100三个数字后面加上合适的单位,并用等号连接起来。这就需要大家展开讨论,积极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在数字后面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即可得到1米=10分米=100厘米。如此设置情境,既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开动脑筋,又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2.直观教学,利用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思维形成
    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对直观内容的认识要比抽象内容更为深入,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直观认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抽象内容的思考与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适度使用教具,否则会使学生形成对直观教具的依赖,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例如在班级中随机设置两个区域,并在区域内放入几张图片,将班级内的学生就近分为两组,问两个区域一共有几张图片?让他们根据眼前区域内的图片进行列式作答。
    这个时候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学生提出,左边有三个图片,右面有两个图片,应该是3+2=5;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左边有两个,右边有三个,应该是2+3=5。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却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呢?最后,经过引导使他们发现,原来是因为两组人的位置不一样,才有了两个不同的答案。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思维发展能力。
    3.以趣激趣,加速学习动机形成,提高思维发展速度
    就小学生而言,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游戏教学,从他们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积极性,将学习的动机由外部因素转化为内部动机,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的速度。
口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口算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将现有逻辑记忆的内容转变为生动有趣的游戏。
    例如,教师事先将班级学生按照座位分为若干节“车厢”,并随机选择数字,从教师开始进行火车接力游戏。第一名学生开始问:1号车厢上车3人,现在多少人?第二名学生问:1号车厢3人,下车1人,剩多少人?第三名学生问:1号车厢2人,上车6人,现在多少人?……学生可以在这种游戏的氛围内提高自己口算的能力。游戏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数学思维培养的关键期,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特点的分析,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借助游戏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途径,使课堂变得有趣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