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4期 总第5378期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4期  下一期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浅谈多媒体在《海底世界》一课中的运用
来源:常州市横林中心小学 作者:任胡叶 发布日期:2017-02-28 16:01:04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海底的动物能发出千奇百怪的声音;它们的运动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海底植物色彩鲜艳,差异很大;矿藏种类繁多,储量丰富。以此来说明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课文中除了文字,还提供了两幅插图。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且没有生活在沿海城市,绝大多数没有见过大海,更没有欣赏海底世界的经历,这给他们理解课文带来了难度。如何缩短他们审美的距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呢?
    最近,笔者有幸听了一堂《海底世界》的公开课,授课教师根据儿童思维直观性原则和人们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融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适时用声像资料再现文中情境,从而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用多媒体出示波涛汹涌、浩瀚无垠的大海,海面上,“探险号”正载着一群少先队员驶向大海深处。画外音告诉大家:“探险中队的队员们今天要去海底世界探险,让我们随着他们去看看海底世界吧!”接着,画面上出现了“海底音乐会”字样,很多海底动物都在陶醉地唱着、说着,但是没有任何声音传出。这时,教师满脸狐疑地问大家:“海底音乐会怎么没有声音呢?这些动物们究竟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答案吧!”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读起了课文,转眼间教室里小手如林,大家争先恐后地交流读书后的收获。教师一番夸奖,然后指导孩子们读出海底世界的声音。
    忽然,画面上传来了千奇百怪的声音,教师欣喜地告诉大家:“探险中队找来了水中听音器,我们赶快欣赏欣赏海底动物们的声音吧!”一阵声音过后,教师让学生们说说通过水中听音器听到了什么。大家神采飞扬,奇思妙想接连不断。
    海底音乐会结束了,画面上出现了海底动物们有序退场的场面。教师提出问题:“海底动物繁多,它们的运动方式各不相同,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它们是怎样活动的。”读书声过后,教师再次播放画面,让学生们说说画面上动物各自的活动方式,并说说他们还知道哪些海底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选取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对这种动物的运动方式作简要介绍,可以辅之以动作。学生们兴趣盎然,非常投入,教室里一片沸腾。
    大屏幕上,“探险号”继续向前行驶,画面上出现了“海底植物馆”,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海底植物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们眼前。画外音告诉大家,海底植物馆正在招聘讲解员。教师兴致勃勃地鼓励同学们试着去参加竞聘。学生们仔细阅读文中有关段落后,争先恐后地走上台来,绘声绘色地对海底植物进行介绍,一部分学生居然还引进了课外获得的知识,得到夸奖后,小脸上写满了骄傲和自豪。至于没能上台展示的同学,此刻他们正在认真地履行评委职责,斟酌着如何给竞聘者点评和打分呢!
    海底之旅结束了,“探险号”在学生们的琅琅书声中缓缓返回海面。此刻,学生们的思绪依然沉浸在海底世界。教师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大家还想知道海底世界的哪些秘密?”各种各样的问题纷至沓来。教师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鼓励大家课外通过各种方式,自己去寻求答案。
    教学结束了,但学生们的学习还在继续,我们的思索也在继续:新课程下,我们如何实现多媒体与学科的有机整合?如何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如何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其自主质疑、自主探究?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判断和筛选,从而增进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这些问题,透过这节课,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