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23期 总第5370期 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23期  下一期
优生“陈梅”的故事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 作者:王怀中 发布日期:2017-02-21 14:57:49

    六年前,我教过的一个毕业班,班长陈梅(化名)是一位个子高、五官非常端正的漂亮女生。无论学习成绩,还是课外能力,她都非常出色。在第二学期期中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我记忆犹新。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结束,我作为班主任,计划开展一次娱乐活动让大家放松一下。我让各组准备节目,同时指导陈梅注意节目特点、语言过渡,她是这次活动的节目主持人。
    活动时,她表现得很出色,整个会场笑声阵阵,不时掌声四起,活动也获得了圆满成功。
    “陈梅太会说了。”活动后的几天,同学们几乎个个都这样说。陈梅更显得兴奋,多次与我谈论这次活动,还两次建议我利用星期天,再搞这样的活动。我强调如果没有老师,同学的表现不会让她如意,要求她集中精力学习,不赞同再搞。
    两周后,她不再与我谈论这次活动,但出乎我意料的事情发生了——第三周周一早上,我刚到学校,有学生马上向我讲述:陈梅叫他们星期天到校活动。班中五十人,一半参加。陈梅主持活动时,很多同学不听她的话。调皮大王李宏强(化名)在别人表演节目时,先跑上台做几个鬼脸,再跑到教室外,然后还到陈梅面前嬉皮笑脸地说:“我也想做节目主持人,想出风头。”陈梅被气得脸色铁青,说不出话来,大家不欢而散。
    后来,陈梅也来到我面前,神情略有些沮丧。她说自己不该不听老师的话,私自组织活动,以后会埋头学习,不会再自作聪明。我以为她知错就好,心想,她以后一定会找我谈论这次失败,待她情绪好转时,我再细谈此事。
    但事与愿违,后来她总是有意回避我,难见她以前的笑脸,直到三个月后她毕业离校,我们也没有进行过一次相关交流。她与之前判若两人,一直“埋头学习”,对班级工作几乎不管不问,那略有沮丧的神情竟然一直难见改变。至今,我也不知道她在何处,情况如何。
    发生在陈梅身上的故事,我经常想起。我愧对陈梅吗?对她是否严重缺少关心、教育?每次想起这故事,我常不自觉地反思这样的问题。不同阶段的反思,答案不同。
    一思,无愧陈梅,不认为自己有错。在陈梅毕业后的近两年时间里,我一想到她,就像见到个非常出色的节目主持人,因为一次不小心跌倒而成为残疾。我认为后期她没有来找我,回避我,对她来说是一大损失,是她的不对,不认为自己有愧于她。
    二思,自责不该等待。之后一两年,我想到她,认为对不起她。责备自己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主动走近她,让她面对认识上的不足,也没有多给她自信,激发、培养她的学习兴趣,我不该总是等待她来找我。
    三思,深感愧疚,认识到自己没有走进优生的内心,忽视了挫折教育。我认识到,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优生往往都被“优待”。优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遇到挫折,常常一蹶不振。陈梅的表现,是一个典型的优生遇到挫折一蹶不振的案例。我认识到,对中下等生的“挫折教育”要重视,对优生更要重视。陈梅不仅需要不断激发、培养学习兴趣,也需要挫折教育。我愧疚自己较长时间没有走进优生的内心,没有重视挫折教育,没有想到陈梅遇到挫折后最终丢失笑脸。
    我思考,我进步。近一两年,我在教育教学中又遇到多个“陈梅”。欣慰的是,我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挫折教育,用行动愉快地谱写出了许多新的故事。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