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E学江苏•校园小作家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励志启智,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参与互动,集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是小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参与互动的平台、沟通老师家长的纽带。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79期  总第6405期  2024年04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79期  下一期
行走的故宫文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沛铃 发布日期:2024-04-01 11:27:54

今天,我来到了金鹰世界,参观了故宫“石渠宝笈”绘画数字科技展,沉浸式欣赏了古代稀世名画,感受了数字科技的多元魅力。


走进展卷厅,我首先看到的是《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是宋代王希孟创作的。王希孟是宋徽宗的学生,这幅画是他传世的唯一作品,因为相传他18岁完成这幅作品后就不幸去世了。《千里江山图》用了石青和石绿两种颜料,据说这两种颜料是从天然矿石中提取出来的,非常昂贵。浓丽的青色和绿色构成了全卷的主色调,让这幅山水画如锦似绣,分外妖娆。展卷厅还有很多著名的作品,如《货郎图》《步辇图》《洛神赋图》等,或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或想象了经典诗歌作品的场景,真是栩栩如生。


接着,我又走进了观山、赏花、浴马和入宴展厅,这些展厅用现代化的数字和光影技术展现了几幅著名的画作,使这些古老的作品“活”了起来,好像在演电影一样。我们行走在画中,宛如身临其境。原来我一直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有些枯燥,现在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把传统文化呈现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我想一定会有更多小孩子慢慢爱上传统文化。


最后我来到了时趣展厅,这里有一些古代的游戏,如投壶、蹴鞠和荡秋千,我最喜欢的是蹴鞠。《水浒传》里的高俅不就是因为善于蹴鞠才得到重用的吗?书上看到的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给我一种时空穿越之感。


这个展览是一次文化与科技的融合,用科技的手段让古老的文物鲜活生动起来,让我们不出南京,就可以走进600年前的紫禁城,真不愧是“行走的故宫”啊!


点评:小作者用生动流畅的文字记录了自己观展的过程,让读者也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奇妙组合。小作者重点描写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千里江山图》,其他作品则一带而过,使得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指导教师:黄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学生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