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巧借多媒体,使语文教学真正扎实有效 “打折”的课堂也精彩
创新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7期 总第4510期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7期  下一期
巧借多媒体,使语文教学真正扎实有效
来源:常州市兰陵小学 作者:徐佳 发布日期:2012-10-16 16:29:37

     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为一体的多媒体,已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它替代了以往语文课“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枯燥局面,带领学生在曼妙的语文世界中自由生长。正确、适时、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对优化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在动情之处引起共鸣
     在语文学习中切忌把教师的理解强套在学生头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把文本无法灵动的因素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学生入情入境,唤醒学生的认知。
     《钱学森》一课生动记叙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日思夜想地渴望早日回国的故事。在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资料,以一个个跳动式的文字呈现在课件上:长达五年,美方竭力阻扰,钱学森的行动没有自由,生命受到威胁……静静的课堂里,暗淡的课件背景上,闪烁的字符正敲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们脸色凝重,想象着钱学森当时的处境。停顿了一会儿之后,我用激情的语调引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继而提问:“是什么信念支撑着钱学森?”学生回答:“是为国效力的信念;是作为一名中国人的信念!”在交流中,我顺势点击课件,过渡到下一张幻灯片,同时动情说道:“有一首歌曲,唱遍中国大江南北,道尽了钱学森的心声。”随即播放《我的中国心》。文字相伴的音乐,用无形的笔触,撩拨着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气氛的渲染中,学生情感从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在动情处,让学生乘着音乐之舟,向文本的更深处漫溯,这一切,都是独特的多媒体技术带来的。
     再如《大江保卫战》,一篇记录抗洪官兵英勇抢险的通讯报道。1998年,距离当下学生的生活已略显遥远。于是在课前我先播放了当年洪水肆虐摧毁大地的图片;学文中,出示了一组战士们抗洪的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当年一幕幕战士抗洪的英勇壮举。此外,我还精心截取了一部分“特写”图片:战士们布满伤痕的胳膊、扎着绷带的双脚、倒头就睡的疲倦……学生心中本已涌动的情感,此刻便像潮水一般,喷涌而出,在此基础上,通过激情的朗读使震撼、敬佩之情升华,让学生真正铭记住那场“大江保卫战”!
     教学中,正是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形辉映的特点,才在动情之处将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与文本产生共鸣,也更好地突破了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对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让难理解处渐渐清晰
     多媒体技术,对于一些特殊体裁的课文、具有引申意义的词语、带有科学性质的术语而言,更能焕发它的独特魅力。
     《金蝉脱壳》,是一篇有趣的说明文,可是细看文章的4~5小节,篇幅长,句子多,阅读不难,但真正理解就不容易了。在备课时,我把4~5小节分为4大层次:背、头、脚的出壳——蝉尾出壳——全部离开蝉壳——翅膀、肚子、触角的变化,把网上找寻的视频按照这四个层次分别截开。课上播放时,相对应每个层次,将“文字解说”和“分视频”同步放映,让学生看得更真切。于是文章最重要,也是最难理解的段落就这样被分解了。在多媒体的呈现和帮助下,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在学生脑中渐渐清晰。
     一堂语文课中,教师无需时时刻刻都使用多媒体,而应把握时机,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让课堂高效、有活力。
     三、利用多媒体,为作文教学保驾护航
     教作文的时候,语文老师往往辛辛苦苦花一节课搞了一次活动,学生欢喜无比地参与了,可到提笔写作时就只有三言两语。怎样帮助学生还原情景,为学生写作真正提供自由广阔的空间呢?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老师们排忧解难。
     工作室有一位老师上过一堂精彩的习作指导课——《笑》。上课伊始,先播放了名著《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     君两宴大观园”的一段集体式笑态视频课件,之后品文字,谈谈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个笑态场面的。接着又播放了一段教师节活动时男教师们的搞笑片段,引得学生们哈哈大笑。期间,老师很有心,用相机、摄像机抓拍了很多学生“笑”的瞬间,再通过多媒体设备显示出来,请学生说与众不同的“笑”姿、“笑”态。在情景的再现、声音的渲染、师生的交流中,学生绽放出了“话”朵,主动参与到写作中。最后,老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文稿纸,再圈画、品析、修改中润色语言,也让学生相互取长补短。
     运用多媒体生动新颖的教学手段,让单一乏味的语文课堂像一泓清泉,汩汩浇灌学生的心田,在多样的功能与操作方式中知意得趣。当然,多媒体教学在实际的课堂中并非越多越好,这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有过强的依赖性。一堂好的语文课,依旧要立足于学生的最根本需要,依旧要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综合的语文素养为终极目标。合理、有效、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资源,让它为教师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插上一双会飞翔的翅膀。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