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巧借多媒体,使语文教学真正扎实有效 “打折”的课堂也精彩
创新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7期 总第4510期 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7期  下一期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邳州市运河中学初中部(北校区) 作者:王磊 发布日期:2012-10-16 16:27:31

     “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应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方法的重要方面),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特征是接受性与继承性。师生以教材和相关的材料为佐证,通过感知和理解,由远及近、系统地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和文化遗产。教材中的内容具有抽象化和浓缩化的特征,在规定的时间里,学习者不得不采取“接受——理解——巩固”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这里我们无意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相反,学生在接受性学习过程中习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接受性学习方式因过于规范统一、追求完整的学科逻辑体系,对中学生认知特点的个别化差异、主动参与性和独创性愿望忽视了。中学生不仅喜欢凝固在教材上的历史,也喜欢探究和寻找人类和自我的“根”;不仅喜欢教师传授的已知往事,也愿意按照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去探索未知的领域;不仅喜欢隐藏在各种史料中神秘的过去,更关注身边活生生的现实。因此,对研究性学习的呼唤,不仅是克服接受性学习“重继承,轻创新;重灌输,轻引导”的需要,也是对学习者“发现”和“探究”之本能的尊重。
     研究性学习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在研究过程中对历史意识的渗透和研究方法的培养;恰当贯彻“设疑——质疑——解疑”的问题解决原则,追求“通过证据寻找历史”“通过历史得出结论”这一历史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避免抽象经验的单向传递与接受,追求研究性地教学和智慧性地反思。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怎样构建研究性学习模式呢?
     一、构建以兴趣为导向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探究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理特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设计成需要学生探索的问题。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历史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制造矛盾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去思考,逐步引入佳境。
     例如,在讲《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深深吸引了学生。接着,简要地介绍了这段历史的情况,并提出了几个问题,同学们立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课堂气氛顿时热闹起来。同时,我也不断地在同学间来回走动,时而聆听他们讨论,时而引导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学生的思维由浅至深、由窄变宽,进而总结出结论,使要传授的知识在讨论中由学生主动地加以理解和吸收。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较好的训练。
     二、构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我们历史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多地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养成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提高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们在学习历史史料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观察或发现,将学生原先对史料的抽象认识引向具象的“实战”运用,不仅激活了方法,而且深化了史实,并为培养学生汲取历史信息和解决问题能力奠定了基础。
     三、开放课堂学习模式
开放课堂学习模式要求教师从思想深处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转换课堂角色:把开放课堂后的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转化为如何设计、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子。
     课堂上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最常用的分组合作探究式开放课堂,其最佳突破口是习题课和讲评课。在这里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讨论也容易开展。由此看来学生必须先实践体会,先做预习学案,先做题,有了感知才有助交流。因此必须用好预习学案,用双色笔标记、整理、质疑,再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展示。
     古希腊人曾将历史教育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叙述过去;第二,为理解现在而追述过去;第三,为了展望未来而探索过去。不管哪一种,都将探究的内涵赋予了历史教育发展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和本质,展现历史学科的魅力与风采,使学生在探索与发现过程中开阔眼界,涵养心灵,切实实现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功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