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58期 总第6359期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58期  下一期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茅艳 发布日期:2023-11-24 10:57:1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中国元素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国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培养有理想、有本领和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挖掘中国文化素材


目前,江苏省盐城市小学使用的教材是译林版英语课本,以及两本课外阅读书籍《外教社·朗文小学英语分级阅读》和《快乐英语阅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西游记》和《哪吒传奇》,第六单元文化部分也由原来的介绍中西方国家用餐工具改为介绍中国的美食等。《快乐英语阅读》中的很多故事中也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七、第八单元分别呈现了两个中国成语故事Making his mark和Waiting for rabbits;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介绍了Double Ninth Festival,下册第五单元讲述了How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等等。


二、开展深度语篇研读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中国文化元素,以主题为引领,有效整合相关主题内容,或以此为起点拓展更多主题内容,以语篇为载体,以学生的语言技能为支撑,通过层层递进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和深刻哲理。


1.巧用阅读策略,读懂故事


教师在进行语篇教学时,要注重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研读,根据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比如快读、略读、跳读、精读等。遇到新单词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图片信息、书后的单词表,结合上下文语境等来推测单词的意思,或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有效整合资源,拓展故事


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Chinese New Year可以和六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快乐英语阅读》第五单元How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整合起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以课本为依托,将How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作为拓展部分,促进课内外阅读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各种节日及节日文化。


3.巧用思维导图,讲好故事


思维导图可以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在整合教学Chinese New Year和How to celebrate Chinese New Year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画一画中国新年的传统习俗和现代流行趋势,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梳理文本内容的过程。之后,学生可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复述,创造性地讲解故事。


4.合作表演配音,活化故事


学完一则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表演故事的精彩片段,每个人都要用英语讲述故事,并加上丰富的肢体动作,以小组的集体智慧呈现独特的表演。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物的所思所想,实现从基于文本的学习到超越文本的领悟。


三、策划多样校园活动


1.精心策划故事会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故事会,对学生进行适时引导,让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这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过程。


2.组织手抄报评比


学校定期开展中国文化主题手抄报评比活动,学生可以围绕主题设计手抄报,图文结合,英文表述为主,中文表述为辅。依次在班级和校园内展开评比,优秀作品可在班级手抄报专栏、学校橱窗里展示,供全校学生欣赏和学习。


3.开设校园英语角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校园英语角,每周参加一次活动,交流各自了解的中国文化。每次活动结束后,学生都可以通过学校公众号进行记录与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程教材要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风格,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内外阅读资源,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引导学生学好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同时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之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