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E教江苏•校园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45期 总第6269期 2023年03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45期  下一期
乡镇小学智慧种植田园课程校本实践探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柳毅 发布日期:2023-03-24 15:31:21

智慧种植田园课程的校本实践,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课程教学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到田间地头去学习和探究,通过综合性的拓展活动,促进学生素质提升。在“双减”背景下,开展田园课程的校本实践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引导其回归大自然,实现全面健康成长。


为响应“双减”政策,学校开设了多种校本课程,其中,智慧种植田园课程最受欢迎。学校依托课程,充分挖掘田园文化内涵及其现实价值,全方位延伸与拓展,营造特色田园文化,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促进学校特色化发展。


一、智慧种植田园课程的表现形式


1.精神家园的共建


学校开展“我的菜园我规定”主题教育活动,让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认领责任田并命名,根据时节选取蔬菜进行种植。在小组种植活动中,从工作分工到劳动成果分配,再到收获果实后的庆祝,包括节目编排、彩排与演出,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小组成员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从而使智慧种植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家园。


2.成长平台的搭建


组织开展“智慧种植手抄报”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将蔬菜种植的过程与经验以手抄报的形式记录下来。举办“智慧种植收获节”活动,设置“种植小能手”“最佳田园摄影师”等奖项,展示种植成果,让学生充分体验种植的乐趣、收获的喜悦。


3.田园文化的营造


突破学校和家庭的高墙,让学生与实际生活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生活能力。智慧种植不仅是学校所开设的校本课程,还是学生体验生活的基地。蔬菜生长过程中的奥秘与变化,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


二、智慧种植田园课程校本实践的方式


1.基于当地特色的田园校本课程开发


智慧种植田园校本课程的建设需依据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基于当地特色,以校本课程的建设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田园种植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展,使学校的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具当地特色。在具体建设课程的过程中,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呈现出节约、辛勤、绿色、环保等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各个环节,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人文思想。在播种的时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含义,使学生理解辛勤劳作是收获果实的前提,并经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明白基础知识对其未来发展与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施肥与灌溉的时候,教师通过引导与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在收获时期,教师可将“青山绿水,生态持续”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生态观。


2.基于学科融合的课程多元化建设


学生对智慧种植田园校本课程兴趣浓厚,教师可将其和语文、英语、科学、美术等学科相结合,并辐射到全校的课程中。


与语文学科结合 种植实践可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写作教学提供相应素材,通过引导学生写“种植日志”,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同时,可举办相应的命题作文比赛或优秀“种植日记”展览,让学生获得积极的田园种植体验。


与美术学科结合 在美术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在种植园中写生,让学生通过五彩的画笔记录下田园的样貌、蔬菜的生长过程,将田园种植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融入画作。


与英语学科结合 学生每学习一个与蔬菜、水果有关的新单词,教师都可以引申出一连串与蔬菜、水果相关的新单词,张贴在智慧种植栏中并引导学生实地观察每一个单词对应的蔬菜和水果。增加学生词汇量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与科学学科结合 在科学课上,讲解“种子的萌发”“植物的生长与变化”“花·果实·种子”“食物中的营养”等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到智慧种植的田园中进行观察,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3.基于家校合作的校本课程针对性构建


在智慧种植田园校本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确保智慧种植田园课程建设的质量。在校本实践活动中,教师可设置相应的家校智慧种植区域,注重家校合作的开展,尤其要关注乡镇小学的家长,积极吸取他们的优秀种植经验,引导其参与到智慧种植田园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这样不仅能促进家长参与,而且还能增强亲子关系。


4.基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校本实践拓展


在乡镇小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活愈来愈少,大部分家长已不再务农,而是选择外出打工,再加上独生子女在家中被百般呵护,这就使得乡镇小学的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是原本热爱劳动且自身动手能力和意愿都很强的学生,其劳动的积极性常常受到打击;另一种是从小就被呵护、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依赖性较强,常常不愿意自己动手,对种植活动积极性不高。基于此,学校以智慧种植田园课程为依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首先,基于实践教材中的内容,在教学中借助相关课件,将蔬菜种植的方法、生长过程、营养价值等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蔬菜种植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在校园的智慧种植区学习与掌握蔬菜的种植方法,以及蔬菜的日常管理方法,让学生在体验收获的喜悦时,也能充分感受到劳动的艰辛。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家长的作用。可以让家长带孩子到自己家的种植区域实地观察常见的蔬菜,感受田间的泥土气息,在实践中掌握蔬菜的种植和管理方式。


最后,积极与社区合作。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社区的蔬菜大棚,让大棚种植的主人介绍其创业、管理与风险等各方面的经历与经验,让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参观结束后,还可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写一篇日记,深化对劳动的理解和认识。


5.基于智慧种植活动的劳动意识培养


学校开展的智慧种植田园校本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蔬菜种植的知识,还能使其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丰富生活经验。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种植蔬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研究蔬菜种植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种植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与种植有关的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访问农民、咨询家长、实地参观种植户等多种途径,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适合种植的蔬菜等进行充分了解。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总结经验,对“当地可以种植哪些蔬菜”“怎样依据季节特征促进植物的生长”“蔬菜为何有季节性”“蔬菜怎么过冬”等种植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积累种植与管理的经验,从而使学科教育的有效性得以提高,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劳动的意识。


综上所述,让学生开心和快乐是智慧种植活动开展的宗旨,其不仅符合“双减”背景下的减负要求,还能够磨练学生的意志。智慧种植田园校本课程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观察、动手、合作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