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引导 用好家校沟通平台共享孩子成长快乐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5期 总第4130期 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5期  下一期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来源: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 作者:杨阿清 发布日期:2010-12-30 16:47:16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实践研究。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最好的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有助于产生想象,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和探索创造的欲望。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竞赛: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回答前三个小题,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到第4小题时,同学们都沉默不语,课堂气氛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教师要趁机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规律。”学生在这样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需要巧布悬念,设置疑问。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一个数“321”,问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回答:“是!”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计算一下是不是3的倍数,然后来考考老师。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当学生报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都能迅速判断出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同学们感到十分惊讶,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积极评价,维持兴趣。正确及时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呵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学生的参与作出积极的因人而异的评价。“学困生”答对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送给他一面小红旗,或给予掌声鼓励等等。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目光,这些都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
     二、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能够参与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动脑参与学习的机会。
     加强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撕下长方体各个面的贴面纸,比较证明长方体对应面面积相等,拆框架比较验证长方体对应棱长度相等,再将拆散的长方体框架还其原貌。通过“撕——拆——装”一系列操作活动,使学生动态参与教学,个个学得既兴趣盎然,又很自然地理解和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
     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在自学互探中乐于参与。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用三条线段围合成三角形,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三角形的表象,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究竟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学生在互探、互讨、互纠过程中得出三角形的定义。这样引导观察、开展讨论,强化群体互动,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完成了由认识事物表象到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
     开设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敢于参与。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精神的自由天地。例如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某一课题的测量和计算,使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参与中都得到发展。
     三、实施“分层教学”,保证学生充分参与
     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把差异作为教学资源。我校国家级课题“差异教学”研究就是针对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实行有差异的教学,真正实现“让每个孩子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差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分层定位,扩大参与的层面。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水平、个性特征出发,在内容的深度广度,训练的难易程度上,都要因人而异地确定分层目标和方法。
     实践表明,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作为主线进行教学,学生在参与的同时才能学会求知、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