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讲数学 农家孩子读书乐 设计有效作业促进学生发展
创新课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4期 总第4118期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4期  下一期
农家孩子读书乐
来源:靖江市季市中心小学 作者:孙淼淼 发布日期:2010-12-20 11:05:49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小学生正处在“多记性,少悟性”的阶段,他们的生理特点是长于记忆,弱于理解。让他们大量接触语言文字规范的作品,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有效的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农家孩子课外阅读的状况。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跨出师范的校门,我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了。随着新课改浪潮的前仆后继,语文的学习模式和考核内容也由简单、单一化走向了综合、多元化。虽说老师通过各种培训、学习,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理解,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期望越来越迫切,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局限,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写作水平也较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新课改后,语文教学需要关注的点太多,考试复习犹如大海捞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由于条件、设施、资料的限制,实施语文课改更是难上加难。
     解决这一现状也很简单。课外阅读正是农村小学长期以来的薄弱点,也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忽视点。由于课外阅读量不足,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效果也大打折扣,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以奏效。因此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二、加强指导,兴趣为先,达成实效
     受条件的限制,在农村开展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困难,但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困难,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切实提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一)教师表率,兴趣培养
     农村小学,大多语文老师兼任班主任,可说是“孩子王”。在孩子的眼里,老师能说会道,在孩子们心中,语文老师学富五车。如果语文老师能坚持在课余或阅读课上捧上一本书,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并在平时的授课中有意识地用上“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博览群书,而晓天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斛粟”等成语、诗句和格言来启发、熏陶学生,以自己的口才和学识感染学生,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习作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适时,可以故意向一些学生借阅一些他们手中的书籍,让他们知道老师也是喜欢读书的,潜移默化中,学生会对读书产生强烈的愿望,并由羡慕、崇拜老师发展到去模仿、学习老师。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硬件软件建设相形见绌,农村的家长大多只重视孩子的饱暖和健康问题,很少家长注重学生的课外习惯的养成,更舍不得给孩子买许多课外读本,农村小学生的课外书从何而来?课间发现,63名同学中大概只有四五十名学生身边有自己喜欢的一、两本图书。“众人拾柴火焰高”,于是我在班级创建了的图书角。广泛发动学生、家长及学校阅览室多方筹措,拓宽图书来源渠道。号召学生节省下平时的零花钱,从废书市场用低价回购或者以旧换旧,以旧换新,把家里用过的书捐赠给班级,把自己心爱的图书借给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做手抄报、剪贴、复印装订成册,定期出书,加上个性化的扉页,写上编书者姓名、出版日期、目录、个人寄语,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读我惜我”“小手轻轻,勿伤我身”,以飨读者。这样既增加了班级的藏书量,又满足了全班同学的读书需求。
     将凝聚全班同学辛勤汗水和无穷智慧的劳动成果,分门别类整理,写上编号、编写人、日期,存放于图书角,再贴上读书励志名言,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在于造就高尚的人”。学生在编写、捐赠、借阅的过程中,品味到“醉心书海总觉甜”的滋味,建立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也逐渐养成了读书、爱书的好习惯!
     (三)精于策划,延续学生的阅读意志
     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持久性,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
     1. 制定读书计划
     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开始时,把标准定得低一些,这样实行起来比较容易,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把计划安排得更加合理,使读书效果更好。实施时,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一定要养成选一本书就要读完一本书的好习惯。
     2. 积极评价
     在班级,开展“我是小小故事王”“我是辛勤的读书小蜜蜂”“我是小辩手”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并充分利用小学生既爱表现又爱表扬的特点,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分享读书的快乐,激发读书的兴趣,坚定读书的意志!
     3. 随时鼓励,及时鞭策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地鼓励,不断地辅导。即使教学任务非常紧张,也要保证学生有课外阅读的时间,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也不能因教学任务紧张而受排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点是农村小学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极大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是一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以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