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23期 总第6116期 2022年02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23期  下一期
巧用托物言志 写好人物品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晨 发布日期:2022-02-21 10:04:55

在小学高年级阅读训练中,经常会出现托物言志的文章,这是一种很好的能够供学生借鉴写作方法的学习资源。其中,最特别的是古诗。诗人在创作作品时,总是能够精准地观察、尽情地体验,从而找到能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言志之物。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将《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托物言志的古诗编在一起。教师正好可以借该课,深入教学托物言志这一写作手法。


一、复习导入,拓展新知


课堂伊始,我让学生在学过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复习回忆三首古诗的诗意和诗情,通过填空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托物言志的文章特点,总结突出: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强调:写作时,要以事物的特点为核心主旨,要能表达自己的志向。


在学生充分理解托物言志这一写作手法后,我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吗?”学生们说了很多,我也补充出示了四组事物及它们的象征意义,有植物、动物、自然现象、颜色,意义有好有坏,大部分是人物精神品质方面的。温故而知新,积累这些象征意义的事物也是为接下来的写作做铺垫。


二、总结写法,小试牛刀


1.总结托物言志式作文的基本写作顺序


到这里,其实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书上三首托物言志的古诗。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我补充拓展了一首课外的托物言志的古诗——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选择这首古诗是因为它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适合利用一节课进行拓展学习。


以读促讲,加上对诗人的生平介绍,学生很容易理解所托之物的特性,对诗人所言之志也能一点就通。至此,我将四首古诗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找出了四首古诗在写作顺序上的共同点:它们都是一二两句先描写事物所处的环境或者外形特点,三四两句再点明事物的品格。虽然只是简单的总结,但是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理清习作的行文思路。


2.从古诗走向习作,使积累从“薄”到“厚”


我根据总结的写作顺序,原创了一首《赞樟树》:“樟树不高枝粗壮,树叶稠密绿发亮。四季常青蓬勃长,永葆拒虫气味香。”由此过渡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经典的课文,继续帮助学生捋清作文的写作顺序和特点——先交代了人物、背景,再描写樟树的外形特点,然后再点明了它的品格,最后来一个简洁明了的结尾,结构特别清晰。


当堂写诗对学生来说可能还是比较有难度,但如果把学过的诗,按照总结的写作顺序来写一篇小练笔,倒是简单许多。就拿刚学的《苔》来个十分钟的小练笔。为了给学生更多自信,在这里我降低了写作难度,出示了一个框架填空,给学生借鉴参考。


春末夏初,夜间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清晨的天空显得格外干净明亮。诗人袁枚家的庭院里,冒出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青苔。它们有的长在屋檐上的瓦片之间,有的长在人迹罕至的地砖缝里,有的长在砖墙的纹路里,这旺盛的生命力正是从这里来的!这青苔虽然长在阳光不眷顾的阴暗角落里,却依然开出了如米粒般大小的小花,就像花中之王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就像袁枚,虽然一生坎坷,但他依然坚持自我,诗写性情,不曾随波逐流。就算归隐乡间,他的心中依然有一片勃勃生机的小天地


分享交流小练笔时,学生都比较有自信。因为通过大半节课的学习,他们发现托物言志式的作文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了解所托之物的特性和所言之志,就有话可写,不会出现无从下笔的情况。


三、活学活用,巧妙取题


在这节课的尾声,我趁热打铁,送给不会取作文题目的学生一个小妙招——写一个托物言志式的题目。我出示了三个托物言志式的题目——《星空下的菊花》《受了挫折的阳光》《我的“仙人掌”同桌》,让学生猜一猜文章可能是写什么内容。学生根据托物言志的特点,都猜得八九不离十,同时也总结出了取这种题目的方法:将所托之物和所言之志糅杂在一起。


随后,请学生将所学立刻运用起来,给刚刚写的小练笔取个题目。学生的反应特别快,有《袁枚庭院里的苔花》《怒放的苔花》《苔花虽小》……题目取得都不错,比平时没有方法乱取的题目“吸睛”了很多。


四、课后习作,巩固强化


这节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曾经考过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是《       牵动我的情思》:“在我们最熟悉的校园里,有没有一种事物引发了你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以校园中的某一事物或某一景物为题完成一篇文章。把题目补充完整,比如落叶、小草、台阶、跑道……”


有了这节课的方法指导,学生写作文明显进步了。原本写的作文有些言之无物,不能很好地把事物与自身感悟结合起来,行文比较凌乱。这一次重写,大部分学生的思路清晰了很多,知道要结合事物的特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是在描写时遣词造句还不够有深度。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经过这一节课的训练,学生已经小有成果了。


托物言志,常常是作者对某一事物特性的顿悟,是一种在厚积薄发之后的灵感闪现,之后作者再将这种顿悟进行提炼和完善,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丰富文本的内涵。这种写作手法,需要学生细致的观察和平时用心的积累。有了这样的创作意识,学生写作就变得有迹可循,有法可依,既能借事物表达真情实感,也能通过描写事物来让文章更加细腻真实,有温度,也有深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