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21期 总第6101期 2022年01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21期  下一期
融合情境,让习作遇见更多美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郭青红 发布日期:2022-01-03 09:03:06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教育人的不断探究及实践,各种教育理论、思想、方法,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但反观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质量和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机械讲解,学生无话可讲、无情可抒,而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教师对先进教学理论、思想等实施的要点把握不准,使得习作教学的目标模糊,学生无法在课程教学中明确具体习作训练的内容,情感难以获得共鸣,写作能力和水平自然无法得到提升。


如何让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体现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与习作教学的实践密切结合并相得益彰,是值得广大教师同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


一、融合情境视域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点


对各种教育思想、理论、技术以及方法实施的要点把握不准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效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使融合情境习作教学可以达到实现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效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先对融合情境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掌握该教学策略实施的要点。


1.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驱动力,教师需要在习作教学中合理融合情境,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习作练习中,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习作质量。


2.习作主体的突出


学生是习作的主体。为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习作内容和写作要求,创设出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


3.日常积累


学生的日常积累不仅指学生对各种语文要素的积累,还包括学生对日常生活观察的积累。只有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人物有一定的观察,厚积而薄发,学生才能在习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实现情感的融入。


二、融合情境视域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策略


1.融情于景


为了帮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实现对情境的有效运用,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情境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自主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感知,逐渐提升自身语文素养。这样做,一方面学生可以借此实现语文要素和生活经历的积累,为后续习作练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借助这种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和水平。


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内容“我的心爱之物”为例,为了实现对学生习作的有效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桂花雨》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我”,融入作家所描绘的桂花雨情境中,体会作家琦君是如何写出对桂花的爱、摇花的乐,感受作家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后再进行习作内容的训练,让学生想象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呈现与之相关注入喜爱之情的事例,用心体会对它的感情。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引入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感知,更可以为学生提供习作的方向,降低习作难度。


2.创设具体情境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时,需重视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自己的情感,梳理思路,然后再付诸笔墨,抒发胸臆。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


(1)创设生活的情境


比如在引导学生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进行习作练习时,教师不要急于引导学生该怎么写,融入什么内容,而可以考虑先利用多媒体创设二十年后家乡的情境,利用视觉和听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融入二十年后的情境之中。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思维的发散,展开畅想,口述自己想象中的二十年后的家乡,完成习作素材的收集、归纳和梳理,之后再进行习作练习就水到渠成。


(2)学生生活情境的融入


受自身能力的约束,学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发展以及对生活的观察都有限,盲目开展习作练习容易出现无处下笔的情况,长此以往势必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为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需要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引导学生以“介绍一种事物”为主题进行习作练习时,教师就可以先展示校园中的树、常见的小动物、街边的报刊亭以及学校门口摆摊小贩的照片、视频等,或让学生去观察、去触摸,让他们从自己的“五感”出发进行思考,回想这些生活中常见事物给自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等方面带来的感受,再以这些感受为基点进行习作练习。


3.丰富习作练习的内容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融入情境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实现情感的融入,让习作内容更加具有情感价值,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真正成为能够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丰富习作练习内容。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第六单元习作内容“我想对您说”为例,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学生便无法将自己的情感有效地融入到习作中,没有心声可以倾诉,以至于难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为此,教师可以以单元课程《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具体的情境;或播放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夜以继日救死扶伤的画面;或请部分学生的家长来到教室,和孩子面对面说说心里话;等等。这些真实的情境渲染了气氛,催生了情感的迸发,促进了情感的表达。


融合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把情感融于教材内容中。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习作要求,从阅读教学、教学情境以及习作练习内容等角度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融合情境的策略,创设出真实生动的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以此激发表达的欲望,抒发情感,真正做到有话可讲、有情可抒,最终实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