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处理问题不能只究对错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贾慧娟 发布日期:2021-05-10 10:45:43 |
前不久两个教师来找我,请教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说起他们正在解决的一个学生问题。起因是某同学被举报说脏话,刚开始教师按班规处理,那名学生不认错,也不接受教师的处理结果。教师就请学生妈妈来学校,结果母子大吵一顿;又请学生爸爸来学校,爸爸认为不是大事,还说学生有错,教师处理也有问题。两位教师平时工作踏实努力,对学生用心负责,此时学生不承认,家长不认可,两位教师很崩溃、委屈。这种事情在校很常见,但也说明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仅需要责任心,还要有智慧,要讲究沟通技巧。 一、处理学生问题要有度 班规的约束是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但也要理解学生天性活泼。如果学生言行过分,教师有必要严厉批评;如果是学生的不自觉行为,问题较轻,教师可及时提醒并告知学生正确做法。
事件中学生因说脏话被请家长,个人觉得“小题大做”。我还遇到过教师请家长到校后,谈的是学生上课做小动作、不注意听讲,试问,请家长来是为了“告学生状”还是让家长到教室做助教?这样请家长的结果,学生不高兴,家长心里有看法,师生关系自然越来越差,个别学生还会失掉对教师的敬畏心。
三、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遇到学生有情绪,一定有内在原因。要带着同理心对待学生情绪,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等学生情绪平复下来,再去探讨处理问题的方法。保持彼此边界,给学生自己处理问题的空间,学生也会慢慢学着对自己负责。 教学工作中,有十种儿童情绪管理法可运用,分别是认知法、共情法、接纳法、体验法、表扬法、批评法、积分法、契约法、系统脱敏法、宣泄法。分享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想?为什么这样想?我期待教师怎样对我?思考过后,方法自然而来。 不争对错,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责任心和爱心,教育自然有效果。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