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8期 总第6008期 2021年05月1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8期  下一期
做好学校课程管理 落实融合教育理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卫峰 发布日期:2021-05-10 16:04:34

融合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指通过特别的教育环境设计和教学方法安排,将不同特质的学生放在同一间教室共同学习的教育方式。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面对面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也较少地使用黑板、粉笔等传统教育工具,而是结合学生的不同特质,为学生设定差异性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促使学生以合作交流、小组探讨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在开展学校课程教育管理活动中,教育管理人员也要主动搭建教师交流平台,转变教师的教育指导观念,并与家长建立合作交流的渠道,以便在打造完善的教育体系中,做好学校课程教育管理工作,真正落实融合教育理念。
 

一、做好教师合作,共同教育学生
 

普通教师缺乏指导特殊学生的专业素养,如果直接按照教授普通学生的方法去教授特殊学生,很有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特殊教师具备专业化的职业素养,懂得如何对特殊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如何让特殊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在创建融合班级时,学校可以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安排从事整合教育的专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发挥传帮带作用,引导特殊教师与普通教师进行交流,以便普通教师与特殊教师找到融合的关键点,从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共性出发,为学生设计学习活动,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例如,普通教师与特殊教师交流后发现,游戏对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都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学生都愿意在游戏中耗费自身的精力,以玩乐的方式学习知识。所以,普通教师可以在特殊教师的协助下,为融合班的学生设计游戏活动,使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都可以在玩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此外,在设计游戏活动时,教师也要考虑到游戏活动的存在价值和游戏时长等问题,避免学生因过度沉溺游戏而耽误学习。
 

学校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能够让普通教师和特殊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找到适合融合教育的教学手段,以便在恰当的教育模式下,促进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的融合,使全体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有效获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转变教师观念,注重能力锻炼
 

在融合教育理念下,许多教师有一个明显的认知误区,即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将教育的重点放在消除学生的障碍上,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育的价值得不到有效体现。


然而,教育本身的意义是培育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为了更好地落实融合教育思想,学校教育管理者应当主动地纠正教师的观念,引导教师摆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真正从学生的成长出发,为学生设计特定的学习活动,助力学生发展。
 

例如,学校通过专家讲座和外出学习等方式,引导教师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使教师意识到融合教育的本质是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以便教师可以基于这一目的做出更加合理的活动安排,真正地助力学生的发展。目前,东台市教育主管部门非常重视整合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这对特殊学生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三、分析学生特点,做到精准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拥有独特颜色的花朵,无论是特殊学生还是普通学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特点。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也要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安排特定的学习活动,精准施教,让学生在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方式下稳步成长。同时,为了加快学生完成任务的进度,教师也可以发挥融合教育的优势,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安排各个小组的成员,引导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在合作中共享彼此的思维,在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在彰显自身价值中实现发展。
 

例如,教师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学习能力以及特长等,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每个学生进行精准定位。随后,教师根据教育任务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学生要有一定的差异。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价值,配合同伴完成知识建构。
 

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后,为学生设定学习任务、安排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有效实现融合教育下的精准施教,使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都可以获得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学生在发挥自身的价值中也促进了自身成长。


四、引入现代科技,革新教育方法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优化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对抽象类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现教育内容,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增强对知识的理解。


在实行融合教育时,教育管理者要主动改善学校的教育条件,打造现代化的教育体系,让教师可以使用现代教育资源优化传统教学形式,为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以便全体学生都可以在新颖的学习方式下,增强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将现代媒体技术贯穿课堂的始终,打造现代化的教育框架,带给学生直观的学习体验。教师事先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可视化处理,为创建形象、直观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将准备好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有效唤醒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在融合教育中掌握知识。
 

现代教育资源能够成为优化传统教学形式的重要工具。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也要认识到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对形象、直观学习内容的兴趣,主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更新传统教学形式,以便在符合学生认知思维的前提下,充分提高学校课程教育的实效。
 

五、鼓励家长参与,实现全面皆赢


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不仅是教师和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长和家庭因素也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育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家校合作在实施融合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主动促成家校交流,让家长认可学校的教育管理举措,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加速融合教育的落实。
 

例如,学校可以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建立与家长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全方位为家长渗透融合教育的理念。首先,学校可以抓住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机会,与家长进行线下交流,向家长渗透实施融合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家长认识到融合教育的科学性。其次,在家长离开学校后,学校可以借助现代通信技术,搭建与家长之间的线上交流渠道,实时向家长推送与融合教育有关的讯息,促使家长在浏览信息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重视。最后,家长也可以将学生的家庭表现情况反馈给学校,以便学校及时地了解融合教育的结果,更好地优化融合教育的方式。
 

显然,学校主动建立多种渠道与家长进行沟通,能够提高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使得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融合教育,支持学校做出正确的教育管理措施,最终促使学生在家校合作中健康成长,逐步形成全面皆赢的局面。


总之,融合教育能够为具有特质的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场所,使学生在凸显自身主体地位和价值中,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建构。所以,在未来开展学校课程教育管理活动中,教育管理人员也应当继续解析融合教育的内涵,在不断创新融合教育模式中,真正地让融合教育落地生根,从而促进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全面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