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巧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韩福英 发布日期:2021-04-26 14:54:13 |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对数学学习中的重难点、抽象知识进行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水平,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和求知欲望。美育在广义上是指审美教育,也包括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大力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学校对美育的认识不够全面。美育不仅存在于音乐课、美术课中,其他学科中也有体现。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进行相关探究。 一、数学学科中美的体现 1.内在逻辑美 数学的很多知识都有内在联系和逻辑之美,学生不易发现这种逻辑美,教师就要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联系新知与旧识,发掘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数字与图形之间就存在着逻辑之美。如在讲解几个连续奇数相加的问题“1+3+5+7+9+……”时,单纯的数字相加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借助小正方形引导学生思考:1用一个小正方形表示,1+3就是在这个小正方形的外围上增加像数字“7”的3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变成边长为2的正方形。用同样的方法在课件上演示1+3+5就是边长是3的正方形,以此类推,从图形中就容易看出来,1是一个小正方形就是12,1+3是四个小正方形,即22,1+3+5是九个正方形,即32…… 2.数学图形美
本世纪初,翻转课堂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逐渐遍布全球。翻转课堂通俗来讲就是将课堂里要学的知识放到课下,学生在课下观看教师自己制作或指定的视频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在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教师在课上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3.运用媒体进行多样化教学 网络与计算机的普及,为新型教学方法提供了设施基础,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PPT、投影仪、白板都已成为基本的教学工具。智慧课堂是新兴的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思维方式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结合,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基于实时的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高效利用,创设有利于多向交互和知识建构的学习环境。 4.巧用多媒体改变评价方式 当前的教学评价大多注重鉴定与选拔作用,效果评价重于过程评价,如课堂小测、期中考试后,教师通过分数可判断学生某一时段是否努力学习,哪些知识点有缺漏,但无法掌握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评价的功能不应局限于选拔和甄别学生,更应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和导向。结合多样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学生能产生对自己的客观认知,教师也能全面了解学生,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合理调整。 三、数学课堂渗透美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体设备、运用多种教学技巧,在探究教材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们展现数学美在何处,引导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我以教授学生使用圆规画圆为例,展现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的美育教育。 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将课堂内容调整到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的状态。教师要理解教材内容,挖掘出教材中知识之间的逻辑之美,精心制作课件,优美的圆形图案不仅有教材上的案例,还要有教师自己的思考,适当扩展教学内容。 课上,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用圆画出的各种图案,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图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学生思考后,在本子上用圆规和三角尺试着画出喜欢的图形,并和其他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言,用投影向全班展示是如何画出图形的,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提出其他画法。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圆规或三角尺等工具设计图案。其间,教师在教室里巡视指导,适当给出建议。设计完成后,请学生用投影展示作品,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作品展示结束,让学生用白板上的画图工具将设计图画出,涂上喜欢的颜色。学生在白板上画图时,可能不太会操作,教师要给予帮助,教学生正确使用多媒体,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他学生可能会有些无聊,开始交头接耳,教师要运用生动的语言让其他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白板上,观察如何画出这幅精美的作品。最后,教师将作品依次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评分,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颜色最好看的作品、最简约的作品等,争取让学生们发现每个作品的亮点与美丽。 通过上述一系列教学环节,学生能更快、更直观地发现和理解数学中美的存在,并运用多种工具,制作出美丽的有关圆的图形。在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里的图形美,深入理解对称美,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各种图形的美。
学生的美好心灵需要恰当的教育方式来培养。通过紧贴课本内容的教学设计,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渗透审美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充分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以美育人,将学生的外在美和内在美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