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新市民子女融合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成亚英 发布日期:2021-04-26 10:08:37 |
目前我校约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为新市民子女。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无锡,近几年,我们在新市民子女融合教育问题上做了一些实践与研究。 一、新市民子女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效率低下。新市民子女群体显示出不容忽视的文化弱势,家庭学习环境不尽如人意,行为规范不良,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效率不高。 2.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得力。新市民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且为了生计,少有时间、精力顾及子女的学习和教育,教育孩子时也缺乏科学的家教理念。 3.新市民子女具有自卑心理。部分新市民子女产生了自卑心理,有的与本地学生相处时会有一定隔阂,不能很好地融入本地的学习与生活。
1.培养新市民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开展了市级课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的研究,着重对课外阅读习惯、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习惯及良好倾听习惯进行探索。
2.提升新市民家长家庭教育能力。我们开展了省级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市民子女家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研究工作,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采取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有效指导,形成家校合力。 (1)建构家校一体化的家庭教育实施路径与方法。组织专家讲座、开展主题沙龙等,教师、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教育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给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3)建构新市民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管理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优秀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活动和管理;每学期安排“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研究;邀请家长参与校园文化节;等等。
(2)艺术课堂,增加自信。发动多个专业志愿者团队,每周一次对新市民子女进行专业的艺术培训。 (3)童眼看锡,拉近距离。组织新市民子女游览无锡的各个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目睹无锡的城市建设、繁荣发展,参与各种角色体验,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拉近与这个城市的距离。 (4)爱心助力,促进融合。在学校设立每年一次的康乃馨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异、表现出色的新市民子女,激发他们对第二故乡的热爱之情。 融合教育是一种思想、理论、理想,更是一种实践活动。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完善,深入开展融合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工作,使新市民子女教育走向智慧、走向成功。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