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多文本阅读选择的“三重”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景莲 发布日期:2021-04-12 16:16:15 |
多文本阅读是近几年兴起的具有时效性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单篇精读教学的有效补充。在课堂里呈现多篇文章,让学生围绕议题自主阅读,通过对比、探究、合作、思考,完成教学活动设定的目标。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要做到三个“重”:重质、重量、重精准。 一、重质
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关键在于执教教师如何挑选阅读文本。如果阅读文本不在教学重点范围,就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要紧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慎重选择文本。统编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相同的主题——语文要素,教师要根据每单元的语文要素定目标,把同一单元的文章放在一起教学,还能一篇带多篇,以教材课文为主题文本,再根据教学需求补充几篇课外文本。课外阅读、略读课文等教学,应围绕文本内容、不同写法、表达方式、主题思想等选择主题,根据主题选择阅读文本,就能体现出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量
三、重精准 选择阅读文本要精准,要切合议题,为议题服务。如“走近鲁迅”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分别选取了《自题小像》《风筝》《一件小事》《初次见鲁迅先生》四篇文章,刻画了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多篇文章共读共悟,让学生走近鲁迅,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综上所述,多文本阅读教学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即选准议题。以议题为任务驱动,激发学生阅读主动性,引导学生表达看法或见解,最终完成阅读目标。实践中,应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引,以教学实践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核心素养为愿景,逐渐丰富阅读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开阔的阅读空间。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