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探究网络直播互动课堂教学设计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艳丽 发布日期:2021-03-29 16:22:53 |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地教育部门纷纷抓住契机,开展“以信息化促教育”变革的探索和实践。在习近平总书记“四化三学”和李克强总理“互联网+”重要论断指引下,鹤壁市淇县卫都路小学积极开展“互联网+”环境下网络直播互动教学应用的实践和研究。 一、网络直播互动教学及其功能 网络直播互动教学是指利用网络直播互动教室,通过互联网连接实现城乡学校异地远程的互联互通,从而使身处异地的乡村学生和城镇学生同时接受城镇优秀教师优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形式。该教学形式让乡村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和城镇学生“同上一节课”,享受优秀教师的指导,与城镇学生直接交流、讨论和游戏,全程接受优质课堂的熏陶。 网络直播互动教学系统主要有以下功能:一是异地互动教学功能,构建“强校带弱校、一校带多校”的互助教学结构;二是智能录制功能,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益;三是精品教学资源库功能,助力学生自主学习;四是在线、离线评估功能,推进网络教研便捷化、高效化;五是家校互动可视化功能,实现家校沟通深入化;六是移动教学功能,创建师生“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七是远程培训功能,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的便捷性;八是远程视频会议功能,实现教育管理水平的高效化;九是校园电视台功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网络直播互动教学应用的意义 网络直播互动教学是以信息化促进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缩小认知差距,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平等、优质教育权利。基于网络直播互动教学平台和系统探索总结的“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强校带弱校,一校带多校”、“区域教研,交流共享”和网络直播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直播教学环境,发挥本地优秀教师带动作用,将信息化设备、互联网与优质教育资源有机结合,针对性地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优质教学资源,有效破解这些学校“开不足,开不齐,开不好”全部课程的难题,是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新途径,促进农村学校在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应用上质的提升,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学校直播互动教学的首批参与者,笔者在网络直播互动教学的应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教学设计应直观、有趣、活动性强、不流于形式,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少说、学生多说,多注重学生参与度,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成为课堂主角。
课后两校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反思,共同提升双方业务能力和互动教学水平。
5.要充分发挥现场教师作用 开展网络直播互动教学时,远程互动班级的任课教师同样肩负着重要职责。现场教师不但要积极参与主讲教师的备课,第一时间熟悉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还要积极配合主讲教师做好教学准备,组织学生课堂学习;主讲教师提出问题或需要互动时,要适时引导、提醒学生积极配合,让学生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小组合作学习或交流讨论时,要做好现场指导;同时,要维持好本校学生课堂秩序,提醒学生专注于主讲教师教学,杜绝出现课堂上学生东张西望、玩耍打闹等现象。
由于教师要同时兼顾两个班级,带领两个班级的学生更多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时间其实很紧张,这会影响到一堂课的知识容量,如果教学内容过多,很可能会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要结合知识难易程度和学生水平差异,合理安排直播互动教学课堂容量。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