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着眼教师发展 熔铸研训文化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孟琳 发布日期:2021-03-15 09:57:53 |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没有教师的成长,就很难要求学生成长。基于这样的认识,益阳市南县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将教师研训工作作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第一生产力。 一、文化浸润团队,深化研训内涵 学校通过组织“周周研”教学研究活动,构建“多人言、齐参与”的互动式、个性化的教研模式,提升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周周研”教学研究活动安排在每周二教师例会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轮流进行,分为三个教研模块,分别是5分钟教师课堂所得交流、15分钟精品课回放、20分钟学科研究沙龙。
二、任务驱动内力,营造研训氛围 在慕课建设兴起之初,学校承担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慕课建设任务,当时大部分教师对慕课这一教学形式还很陌生,但是这正是一个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绝好机会。在任务的驱动下,学校教师对慕课建设由陌生到熟悉,深入慕课研究,展现了教师们强大的学习探索精神,取得了良好成绩。 三、名师引领队伍,激发研训活力 近些年来,学校教师队伍中出现了多位名师,为更好地发挥名师领头作用,提升全校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组建了多个名师团队。通过名师带动教师成长,使骨干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效应。在他们的引领下,学校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骨干与新青教师自培互培工作,规定职责明确要求,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研训氛围。 四、网络助力研修,拓宽研训路径 网络研训是常规研训活动的延伸、升华。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校通过建立“星星论坛”,促进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加强了对教育探讨的深度。如学校通过论坛提出一个培训专题或抛出一个教学问题,引导教师跟踪发帖,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与同伴讨论,展开论坛式经验交流等。
研训立足课堂,融入日常教学,这在教师间形成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研训文化,激发了学校教师的研训热情,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带动学生成长。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