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打造精彩课堂 细节入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阅读教学也要有“个性”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01期 总第4081期 2010年11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01期  下一期
细节入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仪征市城中小学 作者:包尊林 发布日期:2010-11-09 09:26:13

     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教学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所谓“有效”,即指达到预期的目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想真正有效,就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为了使语文课变得有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开头导语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欲望,它像磁石,能把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一个好的导语使这一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巧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轻松和快乐,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堂必须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教师才能让学生真正达成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我在教学《黄山奇松》这一课时,对黄山奇松“奇”在哪里这一重点难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来分析:
(一)娓娓动听的语言叙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教师富有情感的、抑扬顿挫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二)简洁精练的板书设计。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板书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条理清楚,让学生能一目了然,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我在教学《黄山奇松》一文时,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黄山奇松
 奇位置奇姿态奇精神奇     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直观形象的挂图展示。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挂图这一直观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加教学中的形象感,让学生更容易获得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角色转变,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教师的作用是隐性的,是为学生服务的。老师应给学生指明思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参与其中,让学生充分交流,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这样学生才觉得有趣,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四、策划好朗读教学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和基础,有关知识的、情感的、文化的等内容都蕴含在其中。光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领悟,必须要注入感觉充分地读。只有在读中才能整体感知;只有在读中才能有所领悟;只有在读中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可指名读,可开火车读,让学生在读中悟,语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五、运用感人的语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驾驭好课堂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课堂语言生动了,才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让学生能从原本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六、丰富课堂活动形式,组织学生竞争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好的教师应该像导演,善于巧妙安排,调动学生角色的主体能动性,激发活跃的思维,使他们在一种兴奋的、兴趣盎然的状态中上完一节课。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