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河南•教师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3期 总第5979期 2021年03月0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3期  下一期
“撕”出来的乘法窍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梅叶 发布日期:2021-03-01 11:01:47

在教授“6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我将教材中的“青蛙贴纸”以每行6个为单位,按照2行、3行、4行进行区分并撕成三份,方便学生理解学习。


首先,我拿出一份2行的贴纸问学生:“谁能快速地告诉老师,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小贴纸吗?”几秒钟后,A同学高高举起小手回答:“一共12张,二六十二。”接着,我拿出一份4行的贴纸问:“现在有多少呢?”我的话音刚落,大多数同学都举起了手,B同学用洪亮的声音回答道:“24张,四六二十四。”


随后,我将2行与4行的贴纸拼在一起,问道:“现在老师手里一共有多少张贴纸呢?”“36张。”C同学立即回答道。“怎么得到的?”“看我们刚才填的表格知道的。”


我面向全体学生问:“他怎么不用乘法口诀呢?”学生们大喊:“没学过呀。”“那么这个问题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我又追问道。等了大约1分钟,D同学欢快地举起了手说:“用上边2个6加上下边4个6,12加24等于36。”
多么了不起的发现,多么聪明的学生啊!他将两个看似独立的乘法口诀结合在一起,解决了这个问题。
 

熟知教材的教师都知道,本课教材第三部分所要学的内容(如左图)跟这个问题类似。我在一班讲课时没有追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方法,课下反思后,总感觉第三部分和前两部分连接不紧密。

后来,我在二班讲这堂课的时候做出上述调整,不仅将前三部分课程圆满地糅合到一起,而且激发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发现新方法的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