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从整合到融合,信息化助推教育发展——江苏省阜宁中学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模式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鑫 发布日期:2021-03-01 09:29:58 |
江苏省阜宁中学地处盐城市阜宁县,创办于1923年,200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选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江苏省STEM教育样本学校”“江苏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 近年来,在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的背景下,阜宁中学高位规划、高标定位,形成了坚持应用驱动,推进融合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机制,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课题引领 学校坚持用科研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用课题研究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有效保障。
学校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科学)国家一般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子课题“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江苏省教育信息化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中学校本资源库建设与管理实践研究”等教育信息化课题5项。项目课题主持人王沛有5篇课题研究文章在不同媒体刊发,其中2011年7月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发表论文《在“整合”中改变》、2012年9月在《中小学电教》发表《走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误区》,引起广泛关注。2020年9月,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智能实验教学环境下各学科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获得立项。 二、教师信息化成果全覆盖
多元并举 当前,面向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资源十分缺乏,尤其是与各学校校情相匹配的校本化资源更是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日常网络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资源来源多样化 坚持以共建、共享为原则,采用学校自建、购买商业资源、教材配套资源等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个体作用和主人翁意识,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享精神,号召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校本化资源共建。 三、资源管理制度化 为推动这项工作,确保资源建设持续性,保证资源的及时更新和资源质量,学校将资源库的建设纳入各备课组过程考核,定期进行数据统计,并组织网上评议,对各备课组上传的资源进行量和质的考核评价。 四、资源积累成果化
科技改变世界,智慧定义未来。2019年底,学校获批江苏省首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学校将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探索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寻求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新途径,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提供支撑,为建成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