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E教湖南•E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2期 总第5967期 2021年01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2期  下一期
网络环境下美术课程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邹璐 发布日期:2021-01-11 14:47:04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项目式学习是一个目前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我将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学科知识进行项目式转化,把学科课程改造成项目式课程,组织了相应的项目及学习活动。本文将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开展相应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一、研究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1.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行小学美术课程每学期有12—22课,而仅有36—40课时,为完成教学任务,每个课题只有1—2课时的时间。受时间限制,当前美术课堂教学都是以比较程式化的步骤进行,这种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许多教学环节无法展开深入探究和学习。再者,美术教材中的每课相对比较独立,学生难以形成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也难以将美术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地进行创作与应用。
  

2.项目式学习与美术教学的关联性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与学的方式。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际生活情境问题为任务驱动,以项目活动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协助探究完成学科知识的自我建构与内化、改善学习效果、开发相关技能。而美术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课程的目标与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的契合之处,让两者的融合成为可能。
  

3.网络对项目式学习的助力
  

随着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项目式学习备受关注。信息技术能为项目式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探究活动中的技术支持、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协作平台等,能有效解决传统项目式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重构还能减少学习空间、时间、组织方式等因素对课程设计的限制和影响。
  

二、项目的拟定与设计
  

本研究的项目拟定和设计更侧重于项目学习与美术学科教学的融合,强调以项目为中心,学科知识与项目目标无缝融合。项目学习依托特定的美术学科知识内容展开,既重视学习的开放性,也强调特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因此,项目的拟定与设计过程就是对小学美术课程的项目式重构过程,即把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学科知识通过整合、调整后进行项目式转化,把学科课程改造成项目式课程。根据前人研究成果及个人实践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实现国家课程目标和学科知识与项目式学习深度融合的基本环节。
  

1.分析国家课程标准,梳理教材内容
  

教师对美术课程标准中该学段的具体目标进行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将关键知识点进行汇总,把小学美术课程中比较分散的知识点进行专题式转换。
  

2.学科知识的项目式整合
  

项目组教师首先根据汇总的学科知识分析可以在哪些生活情境与具体事件中将其运用,然后从多层次、多维度对知识点进行项目化设计。项目的设计可以是教师给定学生并要求明确的任务项目;可以是教师定义了项目的学科领域,具体如何设定和开展由学生完成的学科项目;也可以是教师只给大致方向,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项目及落实方案的问题项目。
  

3.制订项目的学习目标
  

项目式学习的基本目标包括: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态度、提升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的发展等。在进行项目拟定与设计时,要将美术课程标准中该学段的教学目标与项目目标进行深度融合。目标设定过程先细化再统合整理,根据细分化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设置不同层次的项目化学习。
  

4.项目学习过程设计精细化
  

在明确了项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后,项目组教师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精细化设计。包括项目任务设计、驱动性问题设计、实施时间、活动地点、学习环境、项目展示形式设计、项目过程的观察评估方式等。
  

三、项目的开展与实施
  

网络环境下基于国家课程重构的项目式学习不是常规课的附属品,实施过程不能与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脱节,项目的开展要贯穿于课堂内外,其实施流程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创设项目情境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形式地创设项目问题情境,如以请学校校长录制毕业证设计的征集视频并在全校播放,在学校网站、公众号发出征集令等形式营造问题情境,引出项目式学习的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究与学习的兴趣。
  

2.制订实施计划
  

在制订实施计划前,教师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介绍项目活动内容以及成果展示形式,使每个学生对整体项目目标、内容有较清晰的认知。随后根据不同子项目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组队,确定好学习小组成员及组长。学生组队后先队内商量,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教师再通过集体交流、单独沟通等形式从项目各阶段任务、项目成果展示形式、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等多方面对各组的项目计划进行指导。
  

3.开展活动探究
  

学生在此环节要围绕项目任务开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在这一环节主要承担帮扶者的角色,要围绕项目任务,依托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形式的学习资源。教师还需要利用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保持对各项目组学习进度和状态的密切关注,随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根据问题建立学习支架。较集中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集中面授,个别问题则单独沟通。
  

4.展示交流成果
 

项目成果的展示以学生为主,形式、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项目任务自主商量决定。教师在此环节只需做好展示空间、时间、技术设备的协调安排,进行汇报展示的流程和主题汇报展示活动的组织策划。在展示之前,学生要明确评价标准,提出需要探讨交流的问题,在展示过程中要有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交流。
  

四、项目的管理与评价
  

根据实施阶段的不同,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不同。项目实施前,教师是设计者,需要综合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实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设计项目及呈现形式。项目实施中,教师有时是辅助者,为学生提供工具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时又是指导者,细心观察学生的项目进展状况,记录问题,对学生开展的项目给予评点,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提醒。项目实施后,教师是评价者与反思者,除了进行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性评价之外,还要有过程性评价。项目完成后,教师还需要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项目是否解决了问题、还存在哪些不足或可优化和延伸的地方,并对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的结果做出评价。
  

以上是我对网络环境下进行小学美术课程项目式转化的探究,借助“项目式学习”这一方式多样、时间灵活、学习情境真实的教学法,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