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E教中国•技术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1期 总第5962期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1期  下一期
将3D设计融入英语教学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宋文利 发布日期:2020-12-28 10:06:44

如今,英语课堂的情境创设多由教师利用课本中的故事、课件或卡片等来完成,教师在课前备课投入较多精力,课堂上也是以教师声情并茂的引导讲解为主,教师工作量大,而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英语,常常由于缺少使用语言的环境而处于被动地位。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笔者做出了尝试,本文中以新概念英语青少版1A Unit 2“What is it?”Lesson 3为例,与大家分享传统英语课堂与3D One教学有效融合的案例,一起探讨学科融合的创新教学方法。


一、课堂导入


教师可以出示雨伞的俯视图和侧视图,让学生在识别图片中物品的过程里,学习使用特殊疑问句和熟练使用一般疑问句。


如果教师没有准备图片或者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需要增加教学活动,就出示软布袋中圆形物品轮廓并提问:“What’s this?”学生尝试猜测回答,答案可能是“It’s a ball. / It’s an egg. / It’s an apple. / It’s an orange.”。接着,教师可以请学生伸手去摸一摸或者闻一闻,然后继续猜测,最后由教师或请某位学生掏出物品揭晓答案。  
 

二、创新课堂


教师适时打开3D One软件,调出已有云盘资源,一边通过软件右下角视图导航器调整作品的角度,一边带领学生操练英语句型。


例如,由ball(球)可以变身学生最爱的ice cream(冰淇淋),或由flower(花)变身中秋时节的mooncake(月饼)等,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高效提升了英语课堂的情境练习频率。同时,这些3D作品会极大地触动学生的创作欲望,接下来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请学生自主设计一件生活中常见物品的3D One作品,要求通过3D One作品的不同角度想象为不同物品。接着,小组内利用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展开对话交流,评出优秀作品并在班内展示讨论。
 

通过一段时间的第二课堂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3D One软件的建模功能,理解了点汇集成线、线拉伸成面、面拉伸或者旋转成体的动态过程,立体空间思维能力逐渐建立。3D建模课程提升了学生创作和设计的欲望,他们都非常有兴趣去设计属于自己的可以多角度观察的趣味作品。师生间、生生间充分展开想象去识别作品,并用What’s this?/ Is it a...?/ Is it a...or...?等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或者选择疑问句去互动交流,使3D设计和英语学习都充满情趣。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能完成英语思维方式的内化,充分调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强化句型的使用,还能熟练掌握3D One软件的基本命令。


三、教学启发


人的大脑分成左右两个半球,语言功能及计数、推理等能力由左半球掌管,音乐感知、立体图形识别等能力由右半球制约。借助3D One软件将语言教学及立体思维培养融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使学得语言变为习得语言,并得到全脑潜能的开发。
 

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学生的创意无止境,有的学生设计出的mobile(移动电话)下视图看上去是book(书),有的学生设计的hat(帽子)俯视图是plate(盘子),还有学生设计出了看上去是UFO(飞碟)的plate(盘子)……
 

想象力是人与自然、与有形和无形的物质世界之间的连接纽带。拥有想象力是培养青少年创造创新能力的前提。想象力可以使单调乏味的circle(圆圈)变成donut(甜甜圈)、swimming ring(游泳圈)、moon(月亮)或者spacecraft(宇宙飞船),而3D One建模恰恰赋予了学生这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单一教学为多元学习,变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课堂教学方式为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有机构建的项目式学习。


四、课后小结
 

3D One加入英语课堂,激活了语言本身用于思考和交流的使用功能。过去,反复操练句型的英语课堂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为学而学,最终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在任务型英语课堂中,语言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借助英语思维的习惯,将灌输式学习转变为学生探索发现活动中的习得式学习。
 

课堂中,学生时而凝眉设计,教室里一片安静;时而热情讨论,声浪此起彼伏。3D设计成为英语学习的需要,英语句型练习成为3D设计的需要,它们相互借力,合作双赢,达到了事半功倍、一箭双雕的效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