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E教河南•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0期 总第5956期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0期  下一期
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班级德育管理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斐 发布日期:2020-12-14 11:06:54

小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时期。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班主任要立足学生发展特点,发挥自身德育功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理解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引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实现身心健康,进而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以往,在组织班级德育管理活动之时,我会从四个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组织者,班主任自身素质决定着班级管理质量。尤其是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面对的是具有极强向师性的小学生,其思想理念、言行举止将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决定作用。


比如,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常说不当言辞,就会引发学生模仿,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反之,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班主任严于律己、从点滴入手,就能将良好的道德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做出道德榜样。因此,在终身学习意识驱使下,我常常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活动,或者利用网络渠道观看教师培训视频,以积累良好的教育认知、树立良好的教育理念,实现自我素质的不断提升。
 

此外,在开展班级活动时,我带头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在践行守则中为学生做出道德榜样。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要求:“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我会遵循该要求,每次进入教室,都会将讲桌上的物品摆列整齐,将散落在桌子上的粉笔头放到粉笔盒中,将书本放到桌子中间,再将黑板擦干净。在我的率先垂范下,学生们自觉整理自己的课桌,保证桌面干净、整齐,并在模仿我的行为过程中慢慢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二、以生为本,加强师生沟通
 

新课改倡导以生为本。在“立德树人”背景下,以生为本是班主任组织班级管理活动和任课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立足点,也是提升班主任德育管理效果的主要途径。
 

在传统班级管理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班主任觉得小学生啥都不懂,不愿意和他们交流;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想法与学生沟通。小学生或保持沉默,或机械应答,师生交流质量不高。究其原因,班主任不重视与学生互动,或者师生互动没有深入学生内心。我在践行自身德育功能之时,尝试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与学生加强沟通。比如,我会放下架子,认真倾听学生讲述,及时就问题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有一次,我发现小A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马上在课余时邀请小A到操场上谈心,我循循善诱,鼓励小A说出原因。原来,小A奶奶生病了,他和奶奶感情很深,想要陪在奶奶身边。我很同情小A奶奶生病,但还是站在教师立场鼓励小A上课认真听讲,争取以优异成绩使奶奶高兴。经过这次深入交流,小A认真听讲,刻苦学习。我深深认识到:与学生平等交流,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而且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发展。


当然,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我并不局限于面对面交流,更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QQ等与学生进行多样化交流,在说心里话中拉近彼此距离,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打好基础。此外,我还注重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以此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发展情况,探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对策。比如,在近期组织“花式家长会”时,我邀请没有养成卫生习惯的学生家长走进校园,就学生存在的卫生问题交流探讨,制订策略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三、以课为主,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班级德育管理活动过程中,班主任不能单纯将德育融入到班级活动中,而要将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树立良好的道德认知,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进而逐步提升自我发展质量。就小学低年级学生接触到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来看,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基础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所以,我在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时,会与各学科任课教师交流,组织“如何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融合”讨论会,引导各学科教师畅谈有效的德育渗透经验。比如,数学教师提出,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述与数学家、数学探索有关的故事,以此使学生学习数学家身上坚持不懈、敢于创新的精神和毅力;再如,英语教师指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可以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引入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开拓视野,树立文化意识。就这样,在各任课教师合作下,我们除了确定各学科德育内容外,还对德育渗透的方式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总结出了情境教学、综合实践教学等多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


四、以会为辅,践行德育工作


践行德育工作,除了班主任以身作则、加强与学生沟通、融合学科教学之外,还需要充分发挥班会作用,使学生在参与中感知和提升。


这里说的班会与传统意义上的班会不同。在传统班会中,班主任往往围绕学校要求、班级发展情况,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学生在被动接受中难以产生认同。我在实施班级管理活动时,尝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设定极具道德内涵的主题,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搜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就主题展开辩论,让学生在参与多种活动中接受良好道德熏陶,提升道德认知水平。


针对家长抱怨学生挑食和浪费的问题,我精心策划了“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主题班会。班会上,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抱怨自己平时不喜欢吃饭或者在遇到饭菜难吃时干脆不吃。学生听了,不由就想起自己的类似情况。当大家参与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我话锋一转,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这样做对吗?接着,我播放了经济落后地区学生的就餐视频。大家看到那些学生的朴素饭菜,纷纷低下了头。趁此机会,我引导大家思考自己挑食和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否可取。大家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纷纷表示要改正。这样的主题班会中,学生们不仅可以自主参与,还可以围绕活动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提高道德认知,从而促进道德品质的发展。
 

总之,在开展班级德育管理活动时,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德育功能,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道德榜样;以生为本,尊重关爱学生,与学生展开积极交流,在互动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课为主,挖掘学科德育内容,实施多样化的德育手段,使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得到德育的熏陶;组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围绕道德主题展开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多样德育活动体验中,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行,实现健康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