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E教湖南•教研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0期 总第5956期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0期  下一期
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欧阳娴 发布日期:2020-12-14 10:46:12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以直观思维为主,因此,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的阅读教学往往效果不佳,但如果把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能大大改善。目前,信息技术的运用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它使语文教学得以拓宽广度,延长深度,变得更加灵动,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有实效。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直接推动着学生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信息技术挖掘诱导因素,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如我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学生对海底世界感到很陌生,于是我展示了一组海底世界的图片,学生观看时都瞪大了眼睛,不断地发出惊叹声。看完后,我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不时地发出惊叹声?”他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与好奇。“那么,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什么样的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我说完这句引导语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完全调动起来,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读了起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应运而生。而在教学《心中的丰碑》一课时,我说:“人们心中的好局长、好女儿、好公仆——任长霞,在一次办公途中遭遇车祸而亡,年仅四十岁的她,连一句遗言也来不及留下,万千群众自发为她送行。”接着,我播放了任长霞追悼会视频。看完视频后,学生感慨颇多:有的被那悲壮的情境感动得泪流满面;有的为失去一位秉公执法、关心群众的英雄感到无比痛惜而捶打胸口;还有的趴在桌上不断抽泣。仅仅一个视频,就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分析,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之中,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由此可见,教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的课文、古诗词或介绍诗人及其创作风格和背景时,我们都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视频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形成感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在读古诗和文言文时,还要读出停顿节奏和韵律。但部分教师受方言影响,自己的朗读水平不佳,这时,朗读音频就可以来帮忙,教师可以边播放视频边让学生跟读,也可以让学生边听边修正读音。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可以把音频中的节奏、语调、音韵都模仿得很到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时,为了降低低中年级学生学习时的难度,教师可以设计幻灯片,采用填空的方式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构段谋篇的方法,我们还要求理清文章的结构,包括标自然段及划分文章层次。学生刚开始接触这些内容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标记,也可以现场拍下学生在书本上所做的标记,通过文件传输上传到大屏幕上,由学生评价和完善,这样做,学生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感悟文本,动态生成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品读课文时,运用信息技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教学目标为“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我先用课件出示“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让学生思考“钻”能不能换成“长”。这时,学生只能从字面意思上说出两个字的差别。接着,我一边播放小草破土而出的视频一边引导学生想象:小草在冬天被冻得枯萎了,只剩下一点点根,到了春天,发芽了,在使劲顶破盖着它的厚厚的泥土。我问:“看完视频,你想说什么?”学生此时各抒己见:“我看到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样子,钻就是指尖尖的东西往上涌,形象地描绘了小草生长的样子。”“小草的生命力真顽强呀!”“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不由得感叹作者用词的准确!”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用一个“钻”字把春草坚韧有力地破土而出的情状描绘得极富神韵,赞美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由此可见,品读课文时,我们可以在难点突破和重点理解时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把无声变有声,把无形变有形,让声画同步,感悟同行,引导学生自主品读,从而形成一定的个性化阅读理解,促使学生阅读体验的动态生成。
  

四、积累拓展,提升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要重视句子、段和篇的教学。”可见积累运用、拓展延伸的重要性。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积累运用、拓展延伸更方便有效。最有效的积累方法是背诵,但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可以利用课件进行填空式、图片式、联系句意式、配乐诵读式等多种方式的引导,从而极大调动学生的背诵兴趣,避免枯燥无味地背。拓展运用包括仿写练习、群文阅读、续编故事等,这样大容量、大篇幅的拓展延伸练习更需要用到信息技术。在学习完《童年水墨画》后,我用课件出示了几篇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让学生用迁移方法读一读,学生很感兴趣,阅读能力再次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和收集资料,将拓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储蓄量,又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将信息技术恰当地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无缝对接后,我们发现:语文课堂因为信息技术的融入变得更有生机,更加灵动,更具开放性的同时,传统教学手段也没有被摒弃,而是共同促使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不断提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