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教湖南•教研园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400期 总第5956期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400期  下一期
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探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慧芳 宋岩 发布日期:2020-12-14 10:43:47

小学是教育教学的启蒙阶段,也是形成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焕发探究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挖掘课本中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更要注重把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动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学生从枯燥地学变为有趣地学。教师投入的课堂成本成倍“增值”,学生的“受益”亦会成倍“增值”。
 

一、利用课堂导入教学,打开数学学习窗口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
  

有趣且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游戏类的导入方式。
 

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一课时,由于二年级学生的专注力有限,而“计算”这一知识点相对而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容易分心走神。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该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的方式是在课堂开始前和学生玩猜数游戏,让学生根据数的组成来猜数。学生们在听到我的提议后,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了过来。游戏过程中,不仅可以带领学生复习旧知,还能够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准备,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数学学习的窗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要学生利用转化思想,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总结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课堂开始,我以“变魔术”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导入课本知识要点。把三角形拼接变成平行四边形,把梯形变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们观察这一拼接过程。通过和学生一问一答的互动形式,引出“转化”思想。再询问学生,还有哪些图形可以通过转化得出其他图形?这一新颖的导入方式,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做好了知识铺垫。学生在“变魔术”这一有趣的情境引入中,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让课堂实用且有趣
  

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使得单一的内容穿上了不一样的花衣,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具体直观的感性素材在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更轻松地获得知识。这一系列的改变,都能使数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变得有趣生动起来。
  

小学生对图形色彩的敏感度较高,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七巧板拼图”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形状各异、颜色丰富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在心中思考可不可以用这些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给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后面的讨论环节请学生在一体机上拼图并展现给其他学生,激发学生去想象、探究,给学生提供一个绝佳的展现平台。
  

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我通过摆放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引导学生发现一行摆几个方块,就是几厘米,摆几行,宽就是几厘米,从而带领学生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原理。这一过程中,我并没有一味地依赖课件的演示,而是结合课件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道具去摆一摆、想一想、算一算,让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来得出结论。随后再在讨论环节请学生上台展示讲解摆放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
  

学生操作多媒体展示并做出总结,可以使思维更清晰,更好地发挥出主体作用,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有趣的课堂才能够发挥出更多的教育作用。
  

三、渗透数学史,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前人的基础上持续发展,每一个概念、命题都有着演变成长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可能一直在延续。数学史是很好的教学素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古往今来的诸多数学传奇人物,听到精彩的数学故事,给学生埋下希望的种子;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史的学习中见证数学的奇妙之美,让学生投入到数学海洋中。数学文化的熏陶,培养着最本质的东西——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内容能让数学活起来。
 

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我向学生科普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乘法口诀,并向学生普及过去与现在的差别,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表的印象。如过去把口诀刻在“竹木简”上,且那时的顺序与现在相反,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古人称其为“九九歌”。
  

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我和学生一起回顾量角器的发展进程,让学生自己制作量角器,在课堂上用自己制作的量角器量角,并和小组同学对比总结,得出度量角的方法。回顾这些知识的由来和历史发展,从而让学生体验过程,更易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史对数学教学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渗透数学史的教学中,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增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色彩,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扩宽了学生对数学认识的维度。
  

四、练习形式多样,体现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的练习不仅可以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而且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在练习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用活泼、有趣的方式开展练习,能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保持持久的专注力,这是值得教师去积极探究的。
  

部分数学练习会让学生觉得乏味无聊,但如果给它加上带有运气成分的“砸金蛋”“抢红包”、加上具有竞争意味的“擂台赛”“挑战赛”等游戏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上来了。
  

在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一课时,为激发学生的练习激情,我设计了“摘苹果”游戏,我将苹果树画在黑板上,再贴上颜色鲜艳的苹果图片,让学生计算出苹果下面算式的得数,得到正确答案的学生则亲自上台“摘苹果”。这样的游戏方式形象直接地刺激了学生,使他们踊跃地参与了整个过程。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我设计了“你来说我来拨”的环节。两人一组,一人说某天在某一时刻做的事情,再由另一位学生在钟表上准确地拨出那一时间。这样的互动环节,结合了生活体验,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人民币”一课时,我在练习环节模拟了买卖东西的场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玩具、水果、文具等,标出它们的价格,一一摆放在讲台上,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人民币道具,小组合作商量买什么物品,计算出应支付多少元钱,应找回多少元钱等。教师让学生把预设的问题写在作业纸上,并用解决问题的方式写出算式,接着小组上台来演示买东西的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
  

在这样的模拟场景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探究、总结,不仅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形式的练习既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得到了实效性的发挥。
  

学生的认知有其规律可循,教学要求实、求新甚至求异。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演绎,但都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让学生既“快”又“乐”地去学,那就需要教师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将课堂建设得“趣”而实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