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E教吉林•家校共育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9期 总第5950期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9期  下一期
平台助力促提升 家校共建育学子——白山市靖宇县育红小学稳步推进家校共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馨月 常丽 发布日期:2020-11-30 14:37:18

  

几年来,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白山市靖宇县育红小学逐步建成了“学校引导、家庭融入、多维联动、全面合作”的家庭教育协调共建机制,有效提高了学校、教师及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加强管理与培训,营造家校共育环境
  

学校成立了“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负责整体工作;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负责组织实施、方案的制订、工作计划的落实等;德育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家委会代表为组员,开展各类“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活动,与家长及时沟通,反馈家长意见。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召开会议,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推动“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调动积极因素,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学校将“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工作纳入德育处每月的班主任常规工作考核及学期学年考核中,依据开展的家校互动活动的具体完成情况,如直播观看率及综合实践活动完成率,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绩效激励。
  

为了引领和指导全体教师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做好家校共育研究工作,学校邀请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办指导老师就项目实施的要点、重点、难点等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提升了教师对“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的认识,为更好地指导家长使用“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提供了保障。
  

目前,学校的“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核心教师团队由德育教导主任、6名年级组组长及每个年级1名骨干班主任组成。团队一是负责向家长宣传“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的科学育儿理念,二是引领全校班主任提高指导能力,更好地开展“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工作。核心团队在学校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定期召开例会,明确任务目标。
 

密切互动与合作,家校一体共育学子
  

学校还借助家长委员会的力量,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及借助微信、QQ等新媒体,为家长提供形式多样的指导服务,定期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为确保“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在学校规范、有序、有效地开展,学校广泛吸收家长意见、建议并及时予以回复。
  

为提高教师、家长的家校共育意识,学校每周组织教师和家长收看“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提供的专家视频直播讲座。为应用好数字化平台,特别邀请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专家来校指导。同时,学校借助电子积分评价系统,对积极收看平台专家视频直播讲座和完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家庭,给予积分奖励,调动家庭参与平台活动的积极性。
  

如今,学校家长委员会中较为积极的家长还组建了亲子教育专委会,专委会每月定期组织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二维码问卷,筛选出家长目前需求的热点问题,专委会自主选题、自主联系主讲专家,在学校的把关下,分年级、分主题举办家长沙龙活动,活动里不仅有专家指导,还有优秀家长的案例分析与成功经验分享,这一做法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学校在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家长教师会,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家长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改进,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切合学生及家庭实际的指导案例,将家庭教育课程化,实现了定期交流、经常反思,从而形成了教育合力。
  

同时,学校通过“家校联系卡”中习惯培养的内容,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导航。教师根据学生的资料及家长反馈制订了学生行为改进指导方法,并为家长提供了家庭教育行为改进指导方法。
  

除此之外,学校成立了校级班主任工作室,以专题性的典型案例实践研究为载体,聚焦青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家校沟通及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研讨活动。
  

今后,学校将继续提升直播观看率,加强对家长的宣传力度,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参与率,增强家庭的参与意识,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社会活动方案的设计与编写,认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扎实有效地推进“家校共育”工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