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E教吉林•教育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7期 总第5938期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7期  下一期
浅谈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实施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雪杰 林春涛 发布日期:2020-11-02 16:16:07

国家为农村教学点配备了数字教育资源设备,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能够为偏远地区提供服务。实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使教学点开设好课程,助力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偏远地区儿童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目的。此项举措一方面有助于推升偏远地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建立“创优提质”教育工作的坚强堡垒;另一方面,它成为提高学校办学效益,缩小城乡差距,体现教育公平,做“有温度的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农村教学点有办学规模小、地域偏远等特征,从而导致教育信息化覆盖率不高。2012—2013年期间,我国就已经在农村教学点配备了必要的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及播放设备,使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同样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笔者学校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管理和应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成效较好。
 

一、建章建制,配套保障
 

首先,一定要对教育信息化条件下数字教育资源的优势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只有充分认知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才会在实际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作用。当前形势下,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指导下,要让教师明确“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优越性和实践意义,提高其思想认识。
 

其次,要完善领导机制。依据学校工作实际,笔者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主管主任、项目校校长和骨干教师为组员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了具体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各尽其责,统一领导,做到工作不流于形式,落在实处。
 

再次,要建立一套完备的规章制度,这样才可以在工作上做到事半功倍。为此,笔者学校制定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管理与使用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相关资料及时存档并将各项制度张贴上墙。这样,就为此项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据,从而做到有章可循。
 

最后,做好经费保障和配套设施的配置,是此项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环。学校在项目校配备“模式二”设备基础上,为其配备刻录机等设备,从而保障了这个数字资源“天外来客”可以通过卫星接收设备“天网”系统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
 

二、遇到问题,迅速解决
 

如果设备脱离了良好的接收系统,就无法接收到丰富的数字教育资源。因而,并从强化设备的管理着手,对设备出现的软硬件问题及时发现要实时检修,做好防盗、防火、防尘等“五防”工作,从而实现“地网”设备的有效畅通。
 

做好数字教育资源管理工作,要针对数字教育资源播出的具体时间并结合项目校实际情况,按照中央电化教育馆下发的接收计划(一般周一到周四)接收课程资源。如遇特殊状况,致使数字资源接收不全,可以在周五、周日的二次重播期间进行重新接收。还可以利用中央电化教育馆技术支持的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平台,吉林省电化教育馆支持的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补充下载资源。此外,利用“和教育”网络教育平台及平台中的“同步课堂”等高效教育产品,实现数字教学应用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及拓展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天网”与“地网”的优势互补作用。
 

要注重数字教育资源的积累和管理,按学科门类整理资源,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诸多学科。把下载整理的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储存,为校园网络资源库建设储备优质的资源。
 

三、开展培训,提升能力
 

接收设备是冰冷的,但是使用设备的人却是有温度的。在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要通过多次不同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数字教育资源使用能力。通过借助国家与地方政策支持、中小学校加强基于MOOC的培训规划,积极争取高等院校与MOOC平台商的支持,协同保障教师培训用MOOC的建设与应用。从2014年开始,教学点教师多次参加了吉林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系列培训,培训无论是从教育教学思想上,还是知识技能等方面都使教师受益匪浅。回到学校后,培训者对本校教师进行了二级培训,二次培训工作立足于学校,结合教师实际情况进行,避免好高骛远。教师培训内容确定为:大数据思想、“互联网+教育”技术、网络资源的调用、微课制作、软件应用等。
 

同时,结合“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育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以及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的各学科名师工作室教育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等活动,充分发挥活动的引领作用,以活动促学习,用活动促发展,稳步提升教师应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能力。这样就强化了“人网”的主导作用,做到了“天网”“地网”“人网”三者的有机结合,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数字教育资源在课堂教育教学应用中要使教师明确5个“W”,即Why、 What、 Which、 Where、 When。
 

对于现有的资源,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现有资源进行再加工,使其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教育教学需要。笔者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三培养”和“三落实”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模拟展示课堂比赛、青年教师展示课大赛、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大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应用数字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管理和应用工作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只有提高认识,强化培训,注重对工作过程的跟踪与指导,狠抓落实应用,才能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优势作用,努力提高农村偏远山区的办学效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