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南京外国语学校:注重实践引领前沿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0-11-02 15:30:28 |
南京外国语学校(下称南外)是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于1963年创办的全国首批外国语学校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外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办学理念,努力遵循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积极开展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基于文化基础与批判思维力、信息素养与自主学习力、现代人格与社会行动力、家国情怀与全球胜任力的核心素养,学校构建了包含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及荣誉性课程的金字塔式课程体系。 为大力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革传统教育方式,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育管理方式和工作推进机制的创新,创建智能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环境,提升教师善用技术、善用资源、善于教学、善于评价的信息化能力,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 一、领导高度重视,创新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 为切实做好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邹正、书记刘前树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规划智慧校园发展方向和建设项目。为使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任命教学保障处主任为首席信息官,每门学科均由教研组长负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工作,各个职能部门都有一名人员专门负责推进部门信息化工作。
二、学校加大投入,提升校园环境智能化水平
2018年,学校投入800多万元,完成智慧校园第二阶段的建设。为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学校对数据中心的防火墙进行更新,部署了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实现实名制上网;对全校师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按照南京市教育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认真清理教育移动应用程序工作;对网络中心不间断电源系统实现了扩容,确保网络中心安全,保障学校各项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建设智慧校园移动教学系统,将大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改造,为全校教师配备移动教学设备。同时,为加强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对校园电视台演播室进行升级改造,建设虚拟场景,拍摄精品教学资源,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更新和共建共享。 2019年学校持续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投入100多万元完成校园管理物联网平台的建设,对学校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需求,开发了系列应用软件平台,真正实现校园办公无纸化、移动化;对学校的安防监控系统进行了扩容和升级,监控视频存储可达到90天。 三、勇于探索实践,坚持创新树立典型示范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教学环节上,学校要求教师上课时按照内容和实际需要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所有教师采用电子备课的办法,所有教案实现电子化。在确保大方向统一的前提下,为实行个性化教学,学校提倡教师二次备课。目前,学校正在提倡广大教师将个性化的教学资源及时上传,以便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质优量大的教学资源。 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后备人才是新世纪以来南外的努力方向,学校创新性地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荣誉性课程三个梯度着手,开展融入全课程的“STEM+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之间的“立体融合”。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