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E教中国•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6期 总第5932期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6期  下一期
小学英语课堂中提升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曹洋洋 发布日期:2020-10-19 14:39:04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儿童时期开始的环保教育将影响其一生。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话题多、题材广,涉及动物、标志、保护城市环境卫生、保护地球等多方面环境教育素材。但在实际英语课堂中,不少教师只关注对语言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教师应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有意识地渗透环保理念,帮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逐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本文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 中Fun Time,   Sound Time & Song Time板块,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情境呈现,关注生态环境
  

语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使用的,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就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课堂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师生、生生交流的情境,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软件将拍摄的诸多反映环境问题的照片呈现给学生,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情境。看到阴霾的天空、漂浮着垃圾的河水、触目惊心的死鱼、枯死的大树等图片,在视觉的强烈冲击下,学生们感到难过甚至愤怒,并开始关注周边的生态环境,分析、探讨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角色代入,激发环保意识
 

教师深入钻研课本教材,挖掘出歌曲Two Little Blackbirds中蕴含的环境教育因素。教师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歌曲,接着指导学生以Rhyme的形式熟读歌词,然后全班齐唱。学完歌曲之后,教师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代入画眉鸟的角色,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体验动物们的处境,激发学生思考人类应当怎样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从而引起共鸣:The Earth is our home. To keep it clean, let’s start from now on!学生的环保意识被充分激发。
 

三、设疑提问,内化环保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设疑提问,使各个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教师以保护地球为话题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师生问答的过程构建了接下来要学习的Sound Time板块内容。教师鼓励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调朗读,并启发学生思考:Is it right to throw all kinds of rubbish into one bin? 向学生渗透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学生将垃圾分类放置到不同的垃圾桶,体验、实践并操作,内化环保知识。接着通过询问学生为何要进行垃圾分类,引导学生认识垃圾分类的意义,从而引起共鸣:The city is our home. To keep it clean, let’s start from you and me!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四、展开讨论,营造环保氛围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内化环保知识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对学校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讨论、倡议。师生共同绘制海报,分组汇报展示: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school clean? What can’t we do to keep our school clean?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探讨、设计、制作海报,并以问题引起共鸣:The school is our home. To keep it clean, let’s start from every little thing!呼吁全校学生积极宣传环境保护。
 

五、课堂生成,强化环保责任


多媒体教学手段功能强大,具备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视听功能和丰富的色彩,能吸引学生目光,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生态优美的图片,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保护环境、让美丽延续下去的意识。此时,教师将整节课构建的知识生成一首小诗,学生在一遍遍的吟诵中情感升华了,环保责任强化了,环保教育落地有声。


六、拓展延伸,促成环保行动
 

课堂教学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必须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家庭作业和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是课堂的延伸,将制作好的海报粘贴在学校宣传栏中,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呼吁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积极宣传环保理念,让大家都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环境保护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提升环保意识,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环保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环境教育因素,开展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体验探究活动,同时需要注意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整体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和谐新中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