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河南•深阅读 | 上一版 下一版 |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疫情之下家校合作共筑学生心理健康的防线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郑州市上街区中心路小学 王小翠 吴倩 发布日期:2020-10-05 14:40:16 |
2020年,一场疫情席卷中国,弥漫世界,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打击。长达两个月的“停课不停学”对教师、家长、学生都是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在家学习还是复学后,学生极端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疫情之下,如何有效进行家校合作,共同筑起学生心理健康的防线呢?就此问题,我浅谈一下我的发现和思考。 现状:复学归来,让人欢喜让人忧
2.状态平稳,顺其自然 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居家学习还是受到疫情影响,自然地放慢了节奏,放松了要求,放低了标准,基本能够完成线上学习的任务,质量不及平时的线下学习,但差别不是很大。复学后,跟着教师的节奏能够将学习内容按要求完成,状态较平稳。 3.状态糟糕,手足无措 一些学生完全将“停课不停学”等同于放假,每天迟到,上课睡觉,不上网课,不写作业,复学后手足无措。个别学生出现不愿上学甚至极端事件,状态较糟糕。
5.状态外显为躯体症状
问题多的学生,家庭关系往往是需要关注的,把家庭暴露出的问题看成是成长的契机,协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才能成为更有智慧的家长。从家长的角度,往往看不到这个方面,作为专业的教师,需要看到这些,并给予家长指导,家校合作,共同筑起学生心理健康的防线,从而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1.教师用行动稳住家长的心。复学之后,学生重回学校,对家长来说,心理上放松了许多。对于疫情之下的复学,家长也有很多担忧,学校和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制订的各种预案和规则都需要教师事无巨细地去指导学生遵守,学校的环境需要教师细致入微地消毒清洁,学生们需要教师无微不至地关怀。这些行动都是爱的语言,不但给学生心灵上的滋养,也带给家长心灵的抚慰。 2.教师要指导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是意识的转变。家长要明确,无论孩子成绩如何,习惯如何,都要将其看做一个平等的生命,尊重生命。其次,是情绪的控制。遇到问题时,要用理智解决问题,以平静的心态帮助孩子,避免在比较的漩涡中失去了初心。最后,是方法的转变。沟通中,要一致表达需要,摒弃命令、警告、说教、嘲讽、分析、同情、质问、回避等不当的沟通方式。 3.推荐阅读书籍,共同研修。情绪,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幸福,来自认知的调整。疫情之下,也是积极心理发展的契机。教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书籍共读,共同成长,如《解码青春期》《妈妈知道怎么办》《逆商》等,更加了解孩子,更有智慧地帮助孩子。爱加上智慧,就是孩子的幸福。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