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4:E教河南•深阅读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5期 总第5927期 2020年10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5期  下一期
新建校小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第三小学 冯霞 发布日期:2020-10-05 14:39:30

无论个人发展还是社会需要,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他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是他与外界进行对话的窗口和第一步。
 

郑州高新区科学大道第三小学面临着学生学前教育整体欠缺,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面对这种现实情境,我们用实际行动来验证团队合作能力,是一种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内驱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要在教师中展开,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校内培训时分小组,并创建小组组名和组呼,小组与小组切身体验小组合作模式。脑海中有意识,心中接受并喜欢这样的氛围,才能更好去理解、操作与实施。
 

“乘风破浪,扬帆起航”课程建设学习中,教师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积极思考、探究、讨论并汇报交流。“善分享,乐体验,共进步”教师基本功之粉笔艺术字书写培训中,创作体验教师们开始分小组围绕“家长会”的主题进行创作体验,组员积极交流,思维碰撞,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创作,小组代表踊跃分享组内创作思路。“信息技术引发展,视频剪辑绽芳华”信息技术培训中,小组内教师进行实际操作、交流研讨等活动。
 

有了教师愉快的切身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才能走到学生当中。6—7月,课题组教师按照计划分工,假期里阅读书籍、查找资料,外出培训学习,最后集合进行研讨。得出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的核心关键词是“乐于表达、善于合作、勇于展示、注重规则”。


在教师的共同研讨及大数据的便利条件下,借助问卷星App,8月份,学校小组合作学习调查问卷出炉:66.03%的学生喜欢教师引导与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的上课方式;84.51%的学生非常乐意进行小组合作并向小组成员提供帮助;84.24%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很有乐趣,学习效果好;83.42%的学生愿意为有趣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提前认真完成预习作业等。从问卷的数据分析来看,学生们有强烈的表现与表达欲望,期待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分工以及角色分配的培训很有必要,说明学生想建立规则意识,希望在有序的氛围中开展小组合作。
 

根据数据反馈,课题组教师再次进行研讨,并围绕课题研究关键词,整理出自己小组的研究资料和关键标语。


乐于表达的基本表现:


1.经过思考,我敢于并乐意站起来发表看法。2.代表小组发言时,我能做到声音响亮、思路清晰、语言简练、表达完整。
 

善于合作的基本表现:


1.我能做到讨论不跑题,积极参与讨论。2.我要尊重每个同学讨论时的发言。3.我能做到讨论音量适中,不影响其他小组讨论。4.我愿意为小组争光。
 

勇于展示的基本表现:


1.我能自然大方面向同学汇报我们小组的成果。2.展示后,我能做到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质疑或补充。
 

注重规则的基本表现:
 

1.我愿意遵守小组合作规则和要求,服从小组长分配。2.我能做到认真倾听,眼睛注视老师或者发言的同伴。3.我尊重同伴的发言,有疑问要举手。
 

在试点班级中,“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校级公开课中,郭稳影老师带着四(2)班学生一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操作环节,在小组长带领下,学生们明确分工,有序展开合作,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单,A同学裁剪、B同学观看、C同学记录、D同学汇报。各小组有序合作学习,合作完成并在班内交流,充分调动积极性。过程中对各小组出现的问题,教师不断巡视指导。学生能在小组合作活动中主动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为自己团队的荣誉出一份力,激发了竞争意识,展现出积极上进、不断进取的力量,学生们也非常喜欢这样的学习模式和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做到乐于表达、善于合作、勇于展示、注重规则。我们做到了以下四点。
 

1.营造安全、轻松、包容的课堂环境。让每个学生认为自己不可或缺,都有闪光点。教师要有包容的态度和眼光,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细节的关注和对自己的接纳。
 

2.小组位置的合理编排。根据学生特点,组间同质(班级内各组分布平衡),组内异质(从学生性格、习惯、能力、性别等方面考虑,组内学生学习程度分层次),遵循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则,尽力保证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并乐于合作。


3.有效培养每个小组中的“领头羊”。对本组成员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合理分工,有序开展讨论、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回答,第一反应是生气,但是换一种思维,有些错误其实像是沙滩上的珍珠,我们发现它应该是高兴的,它正好也反映出自身教学的问题。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其实是一种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合作学习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相当重要的教学方式。我想,假以时日,那些乐于表达、善于合作、勇于展示、注重规则意识的学生会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绽放最美的自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