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E教江苏•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5期 总第5927期 2020年10月05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5期  下一期
“泛在式”云桌面的建设与应用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枫香路小学胡卫俊 发布日期:2020-10-05 13:34:28

云环境建设是近年来智慧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云环境的架构和应用过程中,现有的经验和技术往往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云环境建设,谈谈“泛在式”云桌面应用系统的意义和建设方案。
 

一、缘起:传统环境下的应用困惑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和办公环境中,无论是早期的数字环境,还是前些年的智慧环境,使用上都存在诸多困难。例如,教师课前准备的大量课件及音视频文件,上课时需要用U盘等移动设备导入到教室电脑,文件导入占用较多课堂时间,还会出现U盘无法识别、设备故障无法打开、导入中断等情况,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当教师出差或电脑不在身边时,无法及时调取留在办公室电脑里的超大数据或文件,异地办公很难实现;当教师需要更换电脑时,大量资料的转存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造成丢失;教师之间资料交换和借阅也很不方便。


二、探寻:可泛在使用的云桌面


1.“泛在式”云桌面意义解读


“泛在式”云桌面即利用各种终端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自己的电脑桌面和数据。在不改变已有应用习惯的基础上,“泛在式”云桌面能够与学校的公共数据实现共建共享,实现数据保存的及时性、长期性和协同性,提升工作和使用的效率。


2.“泛在式”云桌面体系架构


根据“泛在式”云桌面的应用分析,要架构出这样一个云系统,基于现有的云计算技术,其物理框架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做到桌面漫游,随时调取自己的电脑桌面和磁盘陈列;二是个人数据和公共数据要独立,但又要统一起来,方便操作;三是文件和数据便于全体教师合作共享;四是注重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安全;五是服务教学,提高教师对计算机课堂的把控力度。


三、实施:基于私有云的泛在桌面建设与应用


笔者所在的淮安市生态文化旅游区枫香路小学是一所刚成立两年多的新学校,所有的办公电脑、教室一体机都是独立终端。为实现理想的“泛在式”云桌面应用,我们研究和寻找了多个云计算服务的厂商,综合比对后选择了上海锐起公司的云计算产品作为我们“泛在式”云桌面的底层支撑。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解决前期设备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起了“泛在式”云桌面应用系统。
 

1.云端应用,桌面漫游


依据上文中“泛在式”云桌面的体系架构,我们在中心机房架起一台可扩展的云服务器,该服务器承载了所有终端的桌面漫游和数据存储,在终端设备上安装客户端或App。一切就绪后,无论身处何地,教室、办公室、家里、外地等,利用电脑、平板、一体机、手机等各类终端设备,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就可以登录到自己的个性化云桌面,通过云桌面操作系统进行访问和数据管理,就像一台电脑随时随地地伴随在我们左右一样,泛在化地存在。
 

2.数据统整,双向同步
 

在云服务器上,数据分为公有数据和私有数据。在存在方式上,就是两个不同的盘符。当我们打开云桌面里的“计算机”程序,就会看到C盘(系统盘)、D盘(私有盘)、E盘(共有盘)。所有数据由教师们按照属性,根据自己的日常习惯和需要进行复制、粘贴,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用户认证方面,除了最基本的个性云桌面外,我们还根据教师们的身份性质设置了不同的访问权限,教师们可以轻松访问相对应的部门、年级和教研组。在数据安全方面,一是在学校原有硬件防护的基础上,所有数据在上传和存储时还可以选择加密处理,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二是多级权限管理,教师们无法越权操作,独立性得到保障,还可设置云盘账号与机器绑定,只能在指定机器上登录,安全性更高;三是设计了二级回收策略,当教师们不小心删除了文档或数据后,哪怕是清空了回收站,在一年的有效时间内,管理员都可以从云端将其找回和恢复;四是人员流动后,可实现实时权限的封闭与管控,无论是教研组间、部门间还是离职后,管理员都可以轻松实现数据的保护与转移。
 

3.共建共享,智慧管理
 

云桌面和数据全部部署在服务器端,公共数据的管理就显得尤为方便。学校、部门、年级、教研组的数据操作和查询就像在自己的电脑中查询一样,非常便捷。教师历年的课件、教案,年级学生和家庭的数据跟踪,学校教师的荣誉册登记和查询……这些常用的又需要长期更新的数据在云端服务器中实时同步、实时更新。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数据的共享者和共建者,为学校的文化传承奠定了数字化技术基础。
 

4.服务教学,课随师动
 

“泛在式”云桌面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习惯,设置不同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让排课更具人性化,还可以让教学环境更加符合任课教师的个性需求。比如A教师教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他不想在桌面系统中出现其他年级的应用程序(如Scratch、WPS等),这时,他就可以随时切换至他之前配置好的个性系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5.设备利旧,维护简单


设备利旧使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原有的终端设备全部可以再利用,而且对硬件的配置要求极低,省去了传统云方案要购买和配置终端处理器的麻烦和消耗。二是提升计算机教室的真实感。我们摒弃了终端盒子的云机房方案,利用一些废旧的电脑主机和现有的显示器,重新构建了一个新的PC云机房。在这个机房里,学生可以感受到完整的计算机世界,软件的兼容性也特别好,传统数字环境下遇到的困难再也没有出现过,系统维护和升级也特别简单。
 

四、反思
 

总之,从目前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泛在式”云桌面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基本达到了我们泛在应用的要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期待着更多的改良方案。一是云端服务器中私人数据的隐蔽性不够。教师们的一些私有数据如何有效地加密和解密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目前的私有云加密方案来说,还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是人员的性质变化还需要手动进行,如果能和教务部门每学期的排课信息联动起来就更智能化了。三是缺少一些人工智能化的应用,如利用人脸识别启动桌面和更智能化的数据共享权限等。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