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泛在式”云桌面的建设与应用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枫香路小学胡卫俊 发布日期:2020-10-05 13:34:28 |
云环境建设是近年来智慧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云环境的架构和应用过程中,现有的经验和技术往往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云环境建设,谈谈“泛在式”云桌面应用系统的意义和建设方案。 一、缘起:传统环境下的应用困惑
1.云端应用,桌面漫游
2.数据统整,双向同步 在云服务器上,数据分为公有数据和私有数据。在存在方式上,就是两个不同的盘符。当我们打开云桌面里的“计算机”程序,就会看到C盘(系统盘)、D盘(私有盘)、E盘(共有盘)。所有数据由教师们按照属性,根据自己的日常习惯和需要进行复制、粘贴,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3.共建共享,智慧管理 云桌面和数据全部部署在服务器端,公共数据的管理就显得尤为方便。学校、部门、年级、教研组的数据操作和查询就像在自己的电脑中查询一样,非常便捷。教师历年的课件、教案,年级学生和家庭的数据跟踪,学校教师的荣誉册登记和查询……这些常用的又需要长期更新的数据在云端服务器中实时同步、实时更新。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数据的共享者和共建者,为学校的文化传承奠定了数字化技术基础。 4.服务教学,课随师动 “泛在式”云桌面可以根据不同教师的教学习惯,设置不同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让排课更具人性化,还可以让教学环境更加符合任课教师的个性需求。比如A教师教三年级的信息技术课,他不想在桌面系统中出现其他年级的应用程序(如Scratch、WPS等),这时,他就可以随时切换至他之前配置好的个性系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5.设备利旧,维护简单
四、反思 总之,从目前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泛在式”云桌面的应用效果是显著的,基本达到了我们泛在应用的要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期待着更多的改良方案。一是云端服务器中私人数据的隐蔽性不够。教师们的一些私有数据如何有效地加密和解密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目前的私有云加密方案来说,还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二是人员的性质变化还需要手动进行,如果能和教务部门每学期的排课信息联动起来就更智能化了。三是缺少一些人工智能化的应用,如利用人脸识别启动桌面和更智能化的数据共享权限等。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