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对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吉林省延吉市进学小学 王丹 发布日期:2020-10-05 11:01:41 |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学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强调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的发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成为目前我国各阶段教育的主流模式,如何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其短小精悍的特点为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动性和参与度受忽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把握程度参差不齐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发挥认知主体的能动性。 二、延吉市H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小学生在认知发展五个维度中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思维和言语水平相对较低。究其原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多数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课堂参与度不高,主要由教师机械式地灌输,学生会与不会、是否跟得上教学进度,都不能自己控制和调整,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开小差等现象,所以认知发展各维度水平处于中等。而思维和言语方面更是学生难以把控和提升的领域,思维和言语维度水平较低,说明学生认知发展各维度水平都有待提升。 相较于以往的教学资源,微课会给学生的听觉感受、视觉冲击、思维转变、言语激发带来不小的改变,从而让学生的认知水平发生本质的变化。本文试图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研究微课对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从认知发展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言语五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期为微课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为学生提供有效、便捷、愉悦的学习方式。
1.实验前测
2.实验后测
3.考核测试
四、研究结果与建议
相较于实验前测和后测数据,可以得出:在前测阶段实验班和对照班认知发展总体水平和五个维度差距不大,经过两个月的微课实施后,两个班差距变大,有了明显的区别,实验班在各维度提升效果明显。而通过上机考核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微课的实施,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较传统课堂教学的平均值高出很多。由此可知,微课教学的实施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对提升学生的感知水平、注意水平、记忆水平、思维水平和言语水平都有所帮助。
(2)依据微课特点,设计微课资源 微课教学实施的有效性与微课的设计关系密切。微课的设计需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学习内容应是独立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微课特点来设计微课资源,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微课的设计要注重主题的突出明确、素材的趣味生动,从而有利于学生提前预习新知,课堂上抒发己见、合作交流,学习后复习巩固、扩展延伸,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