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蜗牛”教师的逆袭法宝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 邓晓悦 发布日期:2020-09-21 14:28:16 |
教师这份工作事无巨细,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还需应对许多琐事。于是,我们常常手忙脚乱。曾经的我像一只小蜗牛,虽然很努力地向前爬行,也牺牲了许多睡眠时间,但工作任务还是应接不暇。有幸,在学校的教师培训中,我学会了高效工作的一系列方法,从此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工作状态。
由此可见,合理安排好这四类事情,忙也忙得有意义,还能尽可能地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预留时间,这样能防止自己总是处在救急的状态中,将自己从紧绷感中解脱出来。
我们的能力如何?是否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产生自我怀疑,陷入盲目努力的困境中,致使工作时缺乏目标。这时,我们要借助SWOT分析表,精细化分析自己,认清自己在教师发展之路上的处境。
用好SWOT分析,我们不仅能清楚自己的能力,也能认清自己所处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发挥优势,用好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规避存在的威胁,确定最优化发展规划,从而胜任自己的工作。
有一天,领导让我的一个同事上一节区级公开课,同事立马“跳”了起来,当即就说:“为什么要叫我上,磨课太累了。”同事的态度是消极被动的,他选择放弃这个机会,于是机会落到了我的头上,资历尚浅的我当然不敢一口承诺我一定能做好。面对刺激,我选择拉大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距离,给自己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与期待做出回应,慎重地做出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四、学做转型人,变固定性思维为成长性思维 在高效工作的系列培训中,我做了一次有意思的测试,发现自己有时会陷入固定性思维的漩涡里。比如在面对工作的挑战时,我有时候会退缩,因为害怕做得不理想而打破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好印象,这是典型的固定性思维。而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会迎接挑战,他们想的是可以在挑战的过程中学到新的东西。在工作中,为了追求完美而害怕犯错,这是会阻碍一个人进步的,犯错是学习的好时机,我们要以成长性思维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正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所说:“拓展你自己的激情,始终坚持下去,即使有时在困难的境地,但它是成长型心态的典型特征。这种心态,让人们即使是处在最具挑战性的时间里,也能够让自己生机勃勃,茁壮成长。”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