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E教江苏•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393期 总第5916期 2020年09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393期  下一期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江阴市周庄实验小学 赵琪蓉 发布日期:2020-09-07 10:17:04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育主体单一、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不合理等,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所以,加快转变传统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方法刻不容缓。


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繁杂的教育工作,不仅涉及错综复杂的小学生群体,还包含社会因素、政府因素、家庭因素等其他教育影响因素,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单纯依靠各小学的教育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效地发挥社会、政府部门以及家庭等的教育主体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社会方面


社会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主体,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可是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比如,社会舆论信息、影视文化等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所以社会要勇于承担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再比如,社会上各种文化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影视文化等的监管力度,确保这些影视作品中的内容都属于积极向上以及宣扬社会正能量的文化范畴,同时还要注意利用社区或网络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或者通过创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杂志,使小学生更多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
 

2.家庭方面


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小学可以灵活借助微信等社交平台,强化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便及时发现与解决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上传到微信群中供家长自行学习,不断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如此一来,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家长就能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加以疏导,或将情况反馈给教师,由教师和家长共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3.政府方面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除了严格依据国家发布的政策文件外,还要注意有效强化政府的执行力度与投资力度。从政府部门来讲,要加大对各地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基础设施与设备,同时还要注意对心理教师的任职资格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心理教师职业考核管理,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心理教师队伍。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渗透素质教育的一个全新生长点,这在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学校必须高度注重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管理。
 

1.构建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
 

就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而言,除了要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防范外,还要有效发挥小学生的心理潜能,帮助他们灵活地运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就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而言,要注重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力求做到理论结合实践。比如,各小学可以有效抓住新生入学教育或期末考试等阶段,灵活创设以适应性或情绪管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还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一些专业性知识,如体育锻炼有利于释放学生内在压力,唱歌、画画有助于表达他们内在的情绪与情感,以此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就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而言,教师除了可以采取讲授式授课外,还可以积极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尤其要侧重教育活动的有效运用。比如,教师可以灵活地开展团体辅导游戏(如盲行、大风吹等)、辩论活动或心理情景剧等,帮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提升自我心理素质。
 

2.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给予针对性指导
 

除了加强教师的专项教学外,学校还要注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式。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讲座或辅导活动课,通过此种方式调查和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健康指导,如开展有关情绪调节、青春期疑惑或新生入学等方面的专题教育活动。要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演讲比赛、素质拓展或心理健康主题板报等活动,促使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


3.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教师要注意灵活运用时下一些先进的教育技术,尤其要注意有效抓住“互联网+”时代发展特征,灵活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技术,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体验度、开放性与有效性,同时还要注意对信息获取、加工及表达等形式进行有效改变,打破时空限制,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微视频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配合问卷星平台或思维导图等,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此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标下小学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除了要注重丰富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有效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相关主体的教育作用外,平时还要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积极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